我,1983年生人,属猪,80后中年人,前些年一直在纠结自己老了,现在我才明白,那时的我还未曾老去,因为年轻的心没有服老,现在的我才算真的老了,因为我对自己的年龄已经不在意了,暮然回首,我的人生如无意外将像大多数人一样应该算是已经结束了,只是要晚几十年再埋。那就提前祭奠吧,也不差那几十年,之所以选择简书发文是因为这个平台相对于其它平台来说,要干净些。
我出生在山东省的一个海滨城市,和那个年代的许多80后一样,我是全家,这么说不准确,应该是全家族的唯一男丁,用一句话来形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抱在怀里怕碰了, 那个年代对80后,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人,有很多的形容词,但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小皇帝”,我的经历告诉我,在享受这个时代带来的福泽之时,也必将承受相应的负面代价,我的经历不是个案,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写照。
我的家族,应该算是末代地主资本家族,拖GD的福,所有的地和城里的产业都被分干净了,但好在,我出生后,家里的经济情况好了很多,我爷爷有两至三个老婆,或者说,大房一个,妾室两个,我们这支是嫡氏,奶奶是其中一房,具体是那房,我并不确定,虽然有时候我也很好奇,另外那两房的命运,不过我只知道只有奶奶这一房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我爸爸是小儿子,也是奶奶最疼爱的孩子,而我自然是他最疼爱的唯一的孙子。
记忆中的奶奶圆脸,慈祥至极,不论是上幼儿园还是上学,她永远都在那儿,在路口等我,用期盼的眼神,在众多的小朋友中寻找她最爱的孙子,尽管学校离家只有一里路。
对老家的模糊记忆,只有上幼儿园过年时,回过一次,黝黑的胡同,天还没亮我们就去拜年,结果路上遇上了大狼狗,一路惊险兴奋的回了家。由于对老家的记忆太少,还是从上幼儿园开始说吧,那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爸爸升任了科长,妈妈所在工厂虽然效益不好,但是是国有企业,经常有大把的时间,于是自己开了个卖化妆品的小铺。奶奶把在大城市的房子卖了,又拿到了国家给我爷爷补发的工资,我的家庭无疑是那个时候我们那个小城,小圈子里所有人家都羡慕的一户,记得是88年左右,彩电,录像机,自行车,那个年代,象征富裕的标配,别人家有的我们都有了,别人家没有的,我们也有了。印象中,父亲给的最美好的记忆,就是下了幼儿园后,他出差回来,给我买了一个棉花糖,我骑在他肩上,吃着棉花糖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