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浅谈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是行为模式的一种,主要是用来进行消息的订阅和通知,一个观察者模式应该包括4个部分,抽象主题、主题的实现、抽象的观察者、观察者的实现,下面我们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观察者实例来解释一下观察者模式具体是怎么回事:

抽象主题:

abstract class abstractSubject{
    //观察者队列
    public List<abstractObserver> list;
    //对所有的观察者进行通知
    public abstract void notifyObverserver(String message);
    //添加观察者
    public abstract void addOberserver(abstractObserver o);
    //移除观察者
    public abstract void removeObverser(abstractObserver o);
}

抽象主题的实现:

class Subject extends abstractSubject{

    public Subject(){
        list = new ArrayList<abstract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moveObverser(abstractObserver o){
        list.remove(o);
    }

    @Override
    public void notifyObverserver(String message) {
        Iterator it = list.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Obverserver)(it.next())).update(messag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Oberserver(abstractObserver o) {
        list.add(o);
    }
}

抽象观察者:

abstract class abstractObserver{
    //被回调的方法,主要用来进行通知
    public abstract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

抽象观察者的实现:

class Obverserver extends abstractObserver{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Obverserver(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System.out.println(name + " update:" + message);
    }
}

测试代码:

        abstractSubject subject = new Subject();
        abstractObserver observer1 = new Obverserver("Linda");
        abstractObserver observer2 = new Obverserver("Jack");
        abstractObserver observer3 = new Obverserver("Peter");

        subject.addOberserver(observer1);
        subject.addOberserver(observer2);
        subject.addOberserver(observer3);

        subject.notifyObverserver("something happens");

        subject.removeObverser(observer2);
        subject.notifyObverserver("delete a object");

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

分析一下上面的代码,我们定义了两个抽象类abstractSubject和abstractObserver对观察者和收集者的行为进行定义,随后会对这两个抽象类进行具体的实现,抽象主题类中定义了一个链表,用来添加和删除观察者,假如主题中发生了改变,通过遍历观察者链表,并调用观察者的update方法来实现对观察者的更新。看一下我们的测试代码,我们创建了3个观察者,并对所有观察者进行通知,随后删除了一个观察者,并对剩下的两个观察者进行通知

观察者的可以实现对所有的订阅者进行统一的通知,但是由于上面的调用是阻塞式调用,所以在链表很大时的效率比较低,我们可以通过对链表中的元素通知进行多线程式调用从而增加通知的效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场景问题# 1.1 订阅报纸的过程## 来考虑实际生活中订阅报纸的过程,这里简单总结了一下,订阅报纸的基本流程...
    七寸知架构阅读 4,688评论 5 57
  • Spring Cloud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中一些常见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
    卡卡罗2017阅读 134,991评论 19 139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523评论 25 708
  • 设计模式基本原则 开放-封闭原则(OCP),是说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等)应该可以拓展,但是不可修改。开-闭原...
    西山薄凉阅读 3,890评论 3 14
  • 这篇大概就是说得这一系列文章的由来。 因为创业才半路出家做软件开发,后来又进了国企做开发工程师(第三方技服)前前后...
    我变秃了也变强了阅读 15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