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是,提升逻辑思维的超级神器,能够从底层来帮你搭建写作、思考、表达、解决问题的逻辑。
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就是“以结果或结论为导向的思考、表达的过程”。当我们思考或表达一件事情时,可以先提炼出一个中心思想或先抛出最终结论,然后这个结论下面有几个分论点作为支撑,每个分论点可能会向下延伸出新的论点或需要论据作为支撑,这样一层一层向下延伸,直到不需要再分解和提供支撑为止,这样所呈现为金字塔结构,因而被称为金字塔原理。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原理符合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大脑一次记忆和理解的思想、概念或项目一般不超过7个;为了处理大量信息,大脑会自动将判断为有共性的事物组织归类;并且受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表达者的思想,从中寻找组织和结构混乱的内容会增加大脑的工作量和误判。因此,预先整理归纳到金字塔结构、条理清晰的沟通内容,更容易被人理解和记忆。
在金字塔结构的纵向关系中,上一层的思想会引导读者或受众,向其下一层展开疑问并回答式的对话,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使文章的论述过程非常清晰。
金字塔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检查思想的有效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发现遗漏的思想,还可以创造性地扩展思路。你可以将金字塔原理应用于思考解决问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所以当你要演讲、述职、提案、做PPT的时候,这个金字塔原理的思维模型,可以很好的帮你理清逻辑。
它的核心就是:
一个模型:背景S、冲突C、疑问Q、答案A(S-C-Q-A)
二个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三个逻辑:时间顺序、结构顺序、程度顺序
四个特征: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推进
高能!如何执行金字塔模型?
第一步:先写出SCQA的简要小报Brief
SCQA架构——结构化表达工具
金字塔原理还揭示了如何运用SCQA架构,即“背景(Situation)、冲突(Complication)、疑问(Question)、答案(Answer)”架构,以讲故事的形式,为你所要表达的内容,创建一个引人入胜的序言或开场白,让读者和听众抛开杂念,自然而专注地进入你的话题,也就是中心思想。
所谓“背景”就是与主题有关、大家都熟悉并且已经认可或将会认可的内容,这样阐述容易让读者和听众产生共鸣。“冲突”一般是现实情况与我们期望之间的矛盾,它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发疑问。“疑问”则是针对前面的冲突提问怎么办。“答案”即提出解决方案,也就是你将要表达内容的中心思想。
运用SCQA架构时,各部分的顺序可以有所变化,但必须包含“背景”、“冲突”和“答案”。你可以采用“背景-冲突-疑问-答案”的基本结构, 也可以采用标准式的“背景-冲突-答案”结构顺序,或者开门见山式的“答案-背景-冲突”顺序,或者突出忧虑式的“冲突-背景-答案”顺序,以及突出信心式的“疑问-背景-冲突-答案”顺序。
第二步:结论先行——创造有明确结论的标题
起名字,主标题和副标题
一句话概括所有一切:高度抽象的语言概括你所有的内容,一句话说清楚。
不要没有思想的句子,一个中心思想,不可以两个中心思想。
例如:金字塔原理就是一个中心思想,概括了书里面所有的内容,全部都是金字塔原理展开的,例如《体验式营销五步骤》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后面要讲的内容,还有《思维导图》,高度概括了后面所有的内容。假如《思维导图与金字塔原理》,名字体现了两个中心思想,就不符合金字塔原理了。
所以尽量采用一个中心思想,叫结论先行。
第三步:逻辑分类——搭框架(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推进)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金字塔结构中的思考逻辑
演绎推理是一种由已知思想推导出未知思想的线性推理方法。归纳推理是将一组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其共同性或论点。
金字塔原理的横向关系中,同一组的思想之间存在逻辑顺序,具体的顺序取决于各个思想之间是演绎推理关系还是归纳推理关系。在演绎推理的同一组思想中,逻辑顺序即演绎推理的顺序。
而在归纳推理的同一组思想中,你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逻辑顺序。大脑归纳分组分析活动只有三种:确定因果关系,用时间、步骤顺序。将整体分割为部分,或将部分组合成整体,用结构、空间顺序。将类似事物按重要性归为一组,用程度、重要性顺序,从高到低,先重要后次要。
在金字塔原理的纵向关系中,位于演绎推理过程上一层的思想,是对其下一层演绎过程的概括,重点在于演绎推理过程的最后一步,即由“因此”引出的结论。
而采用归纳推理,由下一层同一组的思想推导出其上一层的思想时,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找到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共同点的名词,正确定义该组思想;二是准确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的思想。
人的大脑最多只能记忆七个思想,所以一般演讲表达都喜欢讲三点五点,最好不要超过七点,那超过七点怎么办?就要进行重新分类重组。如果一上来就讲《解决问题的18个技能》,听众一下就晕倒了。要把18点进行重新归类和分组,以上统下,任何一个层次上面的思想,必须为下一个层次思想的概括,然后按照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排序。
第一个是时间顺序, 第二个是空间顺序, 第三个是程度顺序。
第四步:定内容(逻辑推理、MECE)
MECE法则——归类分组的技巧
在归类分组中,将一个整体的论点划分为不同部分时,需要运用MECE法则。MECE法则也叫MECE分析法(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是麦肯锡思维过程的一条基本准则,意为“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也就是不重复和不遗漏。
采用MECE法则,一方面使同一组中的思想不存在重合,保证了不会做无用功,提高思考的效率;另一方面使同一组中的思想不遗漏,保证了思维的严谨性,提高思考的质量。
必须保证划分后的各部分符合以下要求:
1、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 (Mutually Exclusive)意味着内容的细分是在同一维度上并有明确区分、不可重叠的, 2、所有部分完全穷尽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意味着全面、周密 相互独立就是不重叠,完全穷尽就是不遗漏,每一点内容,都有他的位和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