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拆书帮的第十次线下活动,有幸和回老家探亲的北京分舵的百尚老师坐在一起。他亲临现场给大家传授拆书帮的理念和解读拆书中的误区,我们都得以聆听了他的真传。
敏儿是拆书帮的活跃分子之一,但临阵却因为身体的原因未能前来,勇于承担责任的若然接过了敏儿的主持棒。若然小盆友的主持轻松诙谐,让现场的气氛很融洽。
在文武分享便签让梦想如何照进现实时,他分享了自己的A1,说出了自己在实现梦想路上的困惑和绊脚石。我以感同身受的心情试图以自己的经验去给他一些指点和建议,他对我传授的经验似乎也轻车熟路,但他还是一副端庄认真的态度。
按照以往,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有什么不妥,反而还自我感觉这是对他人提供帮助和经验的友情表达。
在三个小伙伴分享便签之后,百尚老师专业的解读了拆书帮的拆书理念,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到拆书是一种把知识拆解为能力,是一种成人的学习方法。
拆书家是引导者和启发者,通过拆书家传递价值,并能去帮助他人。相比之下,我为自己初来拆书帮的目的而汗颜,只想来坐享其成收益他人的拆书分享并能期望通过学习提升自己个人的能量。
站的高度不一样,我们的价值观竟会如此天壤之别。百尚老师推崇的赞美法则,百尚老师的能量自我介绍,我们都及时的纳入囊中。我强烈感受到来自他个人的人格魅力和身上的正能量。
百尚老师接下来的点评,更加的犀利和新颖,也让我直面了自己在人际关系中未曾意识到的错误。
百尚老师针对我刚才对文武的类似指导和建议,直言不讳的提出了边界这个词,他进一步详细的解说,让我幡然醒悟。
边界感,第一次这样深刻的领悟到它在人际关系中的必要性。在人际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话语权,让自己说的话在适用的范围,不要去绝对化的看待问题,不能随便的给予他人指导或建议。
百尚老师正面直接的剖析了边界,让我亦有了更深层的体会。一直以来,我们总喜欢以自己的角度去评判事物,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忽视这种边界感的存在,而是一厢情愿的给予一定建议甚至绑架他人的思想。
但其实我们有可能并不真正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思想和他的真实需求,有时倾听或许比给予对方不必要的指导和建议更人性化,更体现了你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人际交往在我们的生存空间无处不在,如果我们一味的按自己的意愿,无视边界,那我们定会让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遭遇尴尬和瓶颈。
我们要学会明确自己的边界,让边界合理而逻辑的存在,让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遵循某些约定俗成的规则,那我们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定会享受到轻松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