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从哪里来》中,有个小故事,印象非常深刻,拿来分享给大家。
陈峰校长小时候家里很穷,爸爸有一次问他:用两分钱买什么,可以把这间屋子装满?他百思不得其解。
爸爸拿出一根火柴,嗤的一声,划着了,火光虽然微弱,但是瞬间照亮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答案是光。
这根小小火柴的光一直照亮着陈峰前行的路。后来他考出了农村,上了大学,当老师,当校长,从没有忘记要成为一束光,点燃自己,也照亮别人。
看到这个小故事,不禁让我想起俞敏洪老师曾说过的一段话。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 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 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 你吸收雨露阳光, 但是长不大。
人们可以踩过你, 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也产生痛苦; 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 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 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 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 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 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 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 自己成长起来。
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 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 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
活着是美丽的风景, 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 活着死了都有用。
毫无疑问,俞老师已经活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他不仅给予太多人绿色,更是给太多人一片阴凉。
从创办新东方,到遭遇学改的寒冬,再到清退老师和学生,直播卖农产品,一路走来,用俞老师自己的话说,他的经历跌宕起伏,可谓是千辛万苦,而他的收入完全可以后半辈子吃穿不愁,可他依然马不停蹄地工作在第一线,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给更多的人提供阴凉。
《力量从哪里来》的作者李一诺大学毕业以后,就想找个好工作,让妈妈过上好生活,回报妈妈。到后来,加入麦肯锡,又成为盖茨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做奴隶社会公众号,创办一土学校,为家人,为社会做了太多事,完完全全活成了一束光,一束强光。
综上所述,无论是陈峰老师,还是俞敏洪老师,或是李一诺,他们活得那么精彩,难道路上就没有障碍吗?
非也,俞老师经历的种种磨难,可以在网上一搜一大把,而李一诺也在书中谈到,她遇到了诸多困难,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去北京一个四合院见一位有意向投资一土学校的富翁,当她的拖着连续20个小时都没有睡觉的疲惫的身躯来到这个四合院,结果因为理念不合而没有谈成功的时候,她终于望着价值几个亿的四合院忍不住大哭,哭过之后继续前行。
所以,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也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愿我们都能活成一束光,一束即便有时被风吹灭,仍然还能点燃的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