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被凯文•凯利、丹尼尔•平克等人强烈推荐~~荣获2012年度800-CEO-READ商业图书大奖,被《公司》杂志(Inc.)评选为2012年度企业家推荐读物之一,荣登《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2012年度10大商业图书榜单。)
本书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拥有一个有意义且有吸引力的职业生涯”。这个问题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生命黄金年代的三分之一的精力将完全被工作所占据。我们渴望从工作中不仅能够得到财富,也能够获得生命的意义。有人说,21世纪最重要的一次职业革命,就是在工作中,人们开始寻找意义(古典《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关于这个问题,一条被大多数人广泛接受的指导性建议是:追随你的激情。而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恰恰是相反的规则:不要追随你的激情。对于“如何打造一个有意义且有吸引力的职业生涯”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四条规则作为方法论,第一条就是“不要追随你的激情”,它是全书整套方法论的基石。
规则一: 不要追随你的激情
2005年6月,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他认同了“激情假设”:要获得职业幸福,关键是首先搞清楚自己的激情所在,然后找到一份与这种激情相匹配的职业。如上所说,这个假设是一条热门职业建议,在美国非常流行(现在在中国也很流行,不是么?),大多数人从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个假设。每年都有大量书籍出版,无一不是在推销“激情假设”。
但作者认为,不能听乔布斯怎么说,而是要看他如何做。通过梳理乔布斯早年经历,作者发现乔布斯自己并未追随自己最大的热情:禅修。在乔布斯创立苹果公司之前,他是个有点矛盾的年轻人:他追求心灵上的启迪,而接触电子行业不过是为了赚点快钱。苹果公司的诞生并不是出于激情,而是出于一个幸运的转机,是“小打小闹”结出的意外硕果。作者毫不怀疑乔布斯热爱他的工作,但这并非由于他的工作与那个事先存在的激情相匹配。有吸引力的职业通常有着非常复杂的起源,因此不能简单认为只要追随自己的激情就可以了。
几十年来,众多科学家采用严格的同行评议的方法来研究职业满意度,他们不断得到类似的结论。“克里夫笔记”对这一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总结如下:职业满意度受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但是,“使职业与事先存在的激情相匹配”这一概念却不在其列。其中有三点结论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研究揭示的这一现实。
结论一:职业激情是稀缺的。激情假设的核心是,假设我们都拥有某种事先存在的、有待发掘的激情 。根据一份加拿大心理学家2002年的研究报告,在539名被调查大学生中,84%被认为拥有激情,但是,只有不到4%的人的激情与工作或教育有关,其他96%以上的人的激情都是某种爱好或兴趣,比如运动和艺术。这对激情假设是一个严重冲击。如果我们连与职业相关的激情都没有,如何通过追随激情来找到职业呢?我们大部分人需要一种不同的策略来选择职业。
结论二:激情需要时间。耶鲁大学行为学教授瑞斯奈斯基的一项研究表明,最快乐、最有激情的员工不是那些将激情化为工作的人,而是那些做得足够久而擅长于自己所做事情的人。
结论三:激情是精通的副产品。“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是目前科学对“为什么有些追求能给人动力而有些不能”这个问题的最佳解答。该理论认为,想要获得动机,需要满足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第一是自主(Autonomy),即感觉对自己的生活拥有控制能力,并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重要的。第二是胜任(Competence),即感觉自己擅长于所做的事情。第三是归属(Relatedness),即感觉自己能与他人建立联系。最后一种“归属”很好理解,在工作中感觉与别人的关系很紧密,你会更喜欢工作。前两种则是相关的:在工作中如果能做得更好,那么不仅会因为表现出色而有成就感,同时也能获得更多自主权。科学家们发现的这三种让人产生动力的特质并不指向特定工作,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假如他们愿意为达到精通程度而努力,那么胜任和自主在很多职业中都是可以实现的。正确地工作胜过找到正确的工作。
与科学研究的结论相反,激情假设让人们相信某种有魔力的“正确”职业正等着他们,而且一旦找到了,他们就会立即认出来。问题是,当他们没找到时,他们便会不断跳槽以及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激情假设不仅错误,而且危险。
诚然,对于某些人来说,追随激情的做法是有用的,比如职业运动员、艺术家。但是由于这类人的稀缺性,更加证明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追随激情是个糟糕的建议。那么,如果不以激情假设为指导,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打造一份有吸引力的事业?接下来的另外三条规则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规则二: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对待职业生涯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是工匠思维(the craftsman mindset),一种是激情思维(the passion mindset)。前者是以产出为中心的职业观,关注自己给世界(工作)带来的价值。想要优秀到不能被忽视,工匠思维必不可少,它对于打造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至关重要。后者则关注世界(工作)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而这会让你极其注意工作中自己不喜欢的方面,最终会导致长期的不满;更严重的是,“我是谁”以及“我真正热爱什么”这样的问题,基本上没有确定的答案,这会让人不切实际地幻想还有更好的工作,让你永远处于不满和困惑的状态。
相反,工匠思维要求你不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去担心工作是不是“合适”,而是要俯下身子、努力让自己真正优秀起来。不管以什么为职业,都要像手艺人那样对待自己的工作,思考如何让自己变得“优秀到不能被忽视”。摒弃激情思维而采用工匠思维,然后激情会随之而来。
伟大的工作都有这三个特质:创造性(Creativity)、影响力(Impact)、掌控性(Control)。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拥有这些特质?经济学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获得某些极稀缺又宝贵的东西,就需要提供同样稀缺而宝贵的东西作为交换。对于职场而言,这些特质都是极稀缺又宝贵的,想要获得它们,就必须提供稀缺而宝贵的技能作为交换。这些稀缺而宝贵的技能就是职场资本(career capital)。工匠思维不断专注于让自己“优秀到不能被忽视”,这是一种非常适合于获取职场资本的策略。从这一非常实际的角度思考,不难得出结论:想要打造有吸引力的工作,应该采用工匠思维来积累职场资本。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鼓吹“勇气文化”,他们认为在你和你所热爱的工作之间,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勇气。对此,作者提出的职场资本理论并不认同:伟大的事业并非有勇气就行,它还需要有高价值的技能。
但是,职场资本理论并非适用于所有工作。作者列出了三个特征来排除这些工作。你无法以这类工作为基础来打造自己所热爱的事业:
第一,该工作无法让你有机会通过发展稀缺而宝贵的相关技能而与他人区别开来。
第二,你认为该工作所关注的内容是无用的或者甚至可能对世界有害。
第三,该工作迫使你与自己非常不喜欢的人一起工作。
一份工作如果有上面这三个特征的任意组合,你应该考虑换工作。如果满足第一条特征,技能无法增长;如果满足后两条之一,则很难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来积累职场资本。作者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家,曾经收到过好几封华尔街猎头的邮件,他们在招的职位提供了足够的技能发展空间,而且有很高的薪水,起步年薪就有20万—30万美元。但作者认为这些工作对他来说满足了上面列举的第二个特征,所以便在收到这些工作邀请时果断把它们删除了。
想要获取职场资本,除了投入足够长的时间,还需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刻意练习强调拓展自身能力范围并获取即时的反馈。
光是练习一万小时并不足够,关键是如何练习。假如只是努力工作,那么你很快就会来到一个“绩效高原”(performance plateau),之后便无法进步,这很危险。在某些领域中存在着清晰的竞争结构和训练体系,因此采用刻意练习较为容易,比如体育竞赛、国际象棋、音乐演奏等;但是在大部分工作中并没有一套清晰的训练体系,所以大多数人都被卡在那里了。假如你能够在你的领域中搞清楚如何将刻意练习融入自己的工作,就可能在个人价值上超越你的同行。
针对“如何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运用刻意练习策略”这个问题,作者搭建了刻意练习五大步骤:
步骤1:判断自己身处哪一种职业资本市场
作者将职业资本市场分为两种类型:赢者通吃型和拍卖型**。在赢者通吃型市场里,只有唯一一种职场资本可以获取。比如影视编剧这行就是赢者通吃型市场,唯一的职场资本是写出好剧本的能力。而拍卖型市场结构较为松散,这里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职场资本,且每个人都可以生成他自己独有的资本。比如清洁技术领域就是一个拍卖型市场,你的资本可以包括再生能源市场的专业知识以及创业能力,也可以是种种其他类型的相关技能。刻意练习的第一步就是搞清楚自己是在哪一类型的职业资本市场里。
步骤2:识别出自己的资本类型
假如你身处一个赢者通吃型市场,那么这一步骤无关紧要,因为在这一类型市场中只有一种关键的资本类型,你只管努力积累该类职场资本就好。但是,在拍卖型市场中,你拥有很大灵活性,可能拥有不同的职场资本类型。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有用的试探方法是,寻找那些目前相对容易得到的积累职场资本的机会,多做积极的尝试,然后选择自己的资本类型,持续积累。
步骤3:定义“优秀”
知道了要培养什么具体技能之后,你必须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如果你去问一位乐手,目标会很明确:掌握新的、更复杂的技巧。对于影视编剧来说也一样,“优秀”意味着拥有一个足够好的剧本从而找到一位经纪人。【世界变化太快,过于长期的目标没用,定短、中期目标就好,且可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步骤4:“拉伸”与“摧毁”
“拉伸”指的是突破舒适区、拓展自身能力范围。刻意练习之所以困难,就在于它是“愉悦”的对立面。进行刻意练习会让你感到不适与紧张,但这种感觉是必须经历的。没有感到不适,那么你可能就卡在了某个“绩效高原”上无法进步。
“摧毁”指的是积极接收有效的反馈,即使它“摧毁”了你认为优秀的东西。尽量多参与会迫使自己向他人展示自己工作成果的项目,保证自己能够得到持续的反馈。只有真诚的、甚至是犀利的反馈,才能让你知道该把注意力重新放在哪里,从而继续进步。
这二者共同组成了刻意练习,缺一不可。
步骤5:要有耐心
必须以足够的耐心和意志来拒绝那些光鲜的新追求,否则你就会脱离正轨,无法积累资本。在变得真正足够优秀之前,必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耐心地积累资本。
之后,我们的职场资本便有可能兑现为各种激动人心的不同体验。
规则三:获取掌控力(control)
一旦你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职场资本,该如何使用它进行“投资”?规则三给出的答案是:掌控力(control)——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拥有发言权。我们要用职场资本换取掌控力。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在追求一个更幸福、更成功、更有意义的人生的过程中,掌控力是最值得拥有的重要特质之一。
但是获取掌控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我们需要避免获取掌控力的两大陷阱。
第一个陷阱是“资本薄弱陷阱”:很多人在并未获得足够职场资本之前,便急于追求掌控力。必须牢记:掌控力若不因职场资本而取得,则不具备可持续性。首先必须积累足够职场资本,然后才可能将之投资于“掌控力”。许多人急于辞职去做别的事情,虽然短时间内好像获得了掌控力,但是在另外那件事情上,他们往往并没有足够的职场资本,因此很快就被打回原形,难以持续,甚至难以维持生计。
第二个陷阱是“关键障碍陷阱”:当你拥有足够的职场资本来获取对职业生涯的合理掌控时,那么对于你当前的雇主来说,这个时候你的价值也已经足够大,以致他可能想方设法防止你做出改变。他们会用各种激励措施,试图说服你把职场资本重新投入到你在他们公司的工作之中,从而得到更多的金钱和威望,而不是更多的掌控力。之前作者批判了“勇气文化”,但是作者并非认为勇气与打造你所热爱的工作完全无关。关键是搞清楚什么时候才是鼓起勇气,做出职业决策的正确时机。时机选择不对,过早地谋求掌控力,就会掉入第一个陷阱。而有了资本却迟迟不敢行动,则会掉入第二个陷阱。
那么,如何知道何时才是正确时机呢?换言之,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有了足够的职场资本从而可以忽视周围人的反对?作者通过对创业家德里克•西弗斯(Derek Sivers)的访谈以及对他的经历的细致梳理,找到了一条简单而有效的法则可以让我们避开以上两个陷阱——财务可行性法则(the Law of Financial Viability):在决定是否应该追求某项有吸引力的活动,从而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增加掌控力时,你应该调查别人是否愿意为之付款。如果是,则继续追求;如果不是,就保持现状。西弗斯解释说,钱是中性的价值指标,赚钱的目的是让自己有价值,这不同于为了赚钱而赚钱。
想要理解这条法则,就要注意“愿意为之付款”有多种含义。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被理解为顾客为某种商品或服务付费。但它也可以是获得某笔贷款、收到外部投资或者说服某个雇主雇用你或继续付你工资。
你不必屈从于某种无聊工作。这条法则可以提供给你一个框架,帮助你探索实现自己冒险设想的各种可能性,并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若想要做的事情还不足以为你挣够生活所需,不要放弃,一面做当前的工作,一面继续发展自己想做的事情,积累相应的职场资本,直到它能够为你带来足够的钱。】
规则四:找到并落实使命(mission)
使命(mission)是在创建自己热爱的事业时值得投入职场资本的另一个重要特质。使命起到统领作用,比某种具体工作更笼统,且可以贯穿多个职位,它回答了“我的人生应当怎样读过”这个问题,使你将精力都集中到某个有用的目标上。但困难在于,如何找到自己的使命并且将之落实到每日的工作中?
要找到自己的使命,你必须在某个领域持续积累,到达该领域的前沿,只有在那儿,你才可能发现突破的方向,找到下一项伟大的创意,找到使命。这当然很困难,但找到可以改变自己人生甚至改变世界的使命,难道会是容易的吗?这里说的“到达前沿”与“职场资本理论”是一致的,因为不断前进最后到达前沿的过程,也是持续积累职场资本的过程。想要明确使命,我们应该抑制自己在工作上好大喜功的本能,转而耐下心来,专注于自己的领域。
在书中,那些作为研究案例的成功人士都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教授帕蒂斯•萨贝蒂(Pardis Sabeti)的使命是致力于研究用计算遗传学来对抗古老的疾病,比如疟疾、腺鼠疫等等;年轻的考古学家柯克•弗仑奇(Kirk French)的使命是“向公众普及现代考古学”;程序员与跨行业工作者贾尓斯•鲍凯特(Giles Bowkett)找到的使命是“将艺术世界与Ruby编程世界结合起来”。
那么他们是如何将自己的使命变为现实的呢?作者从他们的经历中总结出了将使命付诸实践的两大策略。
策略一:实践使命需要“小的试探”。不一定要以一项伟大的创意开始,或者事先做好全盘规划,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小的试探步骤,探索出一个可能不错的方向,并且从大量的小失误以及那些意义重大的小成功中汲取关键反馈信息。这种快速而频繁的反馈让你得以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发展之路,从而取得非凡成就。完成一项小的试探最多只需几个月,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但不管怎样,你都会获得重要的反馈来指导自己的下一步。
比如柯克•弗仑奇的使命是普及考古学,他想以此来创造一种激动人心的生活,而主持《文物还是幻觉》(Artifact or Fiction)这档电视节目让这项使命变为了现实。他并非一开始就想到要去主持一个电视节目,相反,他从自己最初的使命出发,通过一系列小的试探步骤,不断向前推进。当他意外得到《土地与水》的原始胶片(20世纪60年代一部经典的生态学纪录片,由已故考古学家威廉•桑德斯拍摄),他决定将之数字化且制成DVD。迈出这一小步之后,他又迈出稍大的一步:筹集资金、探索性地拍摄该纪录片的新版本。后来,他得知了一个情况:经常有普通民众打电话到大学的考古系,说自己发现了古迹宝藏。其他考古学家在研究和教学的压力下,并无时间去和他们打交道,但弗仑奇却在自己的使命的推动下又迈出了另外一小步:启动“足不出户的考古学家”项目,虽然他并不知道除了可以作为考古学导论课的材料之外,它还有什么其他用途。但是,结果发现,最后这一小步成为关键的一步,制作公司和探索频道十分喜欢他的这个项目,直接让他拥有了自己的电视节目。
策略二:引入注目法则——如果想在一个使命驱动型项目上获得成功,那么它应该在两个不同的方面引人注目。首先,它必须能够迫使接触过它的人向他人进行评论。其次,它必须在一个利于这种评论发生的场合启动。
比如贾尓斯•鲍凯特(Giles Bowkett)的项目就足够引人注目——用Ruby语言编写的“始祖鸟”程序【一款可以自行编曲、演奏的开源软件,大家有兴趣的可以上网找到这个程序玩一玩。】。一段能生成复杂音乐的代码会非常引人注目,同时他还想到开源软件社区具有传播有趣项目的良好基础,是发布该软件的理想场合。这两点的共同作用,使得他的项目已经他的职业使命得以成功完成。
我的评论:
“不要追随你的激情”,这对我们都是一个重要而及时的提醒,但却容易引起误解。。这里我有几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第一,关于人的激情,动机与其工作表现及职业满意度之间复杂的关系,现代心理学依然还在研究,并未定论。我也去查阅了作者提到的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瑞斯奈斯基(Wrzesniewski)的论文。她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仅仅出于内在动机(这件事本身就是你的目的),那么他/她的表现往往优于仅仅出于外在动机才做这件事的人(做这件事是为了其它目的,比如财富、名望)。这个结论与我们一般人的观点应该是一致。但接下来的结论就有点反常识了: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只出于内在动机,那么他/她的表现要优于内在与外在动机都有的人。我们往往认为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动机越多就会越投入,因此也就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但这项研究表明,过多的外在动机会干扰、减弱内在动机,从而降低工作表现(所以,科学告诉我们,还是做一个心思纯净的少年吧)。这说明对一件事是否有激情,是否认同这件事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其实是重要的。但是,这与作者的主张并不矛盾。原因见下面第二点。
第二,虽然纽波特打出的口号是“不要追随你的激情”,但他并未完全否定激情的作用,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帮助我们打造自己热爱的事业,让我们的激情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他所反对的是“事先存在某种激情”这一假设。他主张,激情是在我们不断努力、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出现并加强的。换言之,激情乃后天努力之果实,并非先天之宿命。激情并非被“找到”或“遇见”,而是由自己打造的。他的观点让我们得以反思自己关于“激情”的概念是否正确。
第三,虽然纽波特提出的办法很实用,但这依然只是一套方法论框架。具体的内容需要我们自己不断思考、优化、践行,如此循环。怎样在自己的日常学习工作中融入刻意练习,如何找到合适的方向来增加自己对工作的掌控力,如何寻找并实践自己的使命,这些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功课,无人能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