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之道

1、知道自己无知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陷我们于无知的是我们的已知,你知道的更多并不能比别人更有智慧,苏格拉底告诉我们最大的智慧在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承认无知,把自己放空,不断去省察自己的生活,我们才能成为一个高效、开放的终身学习者,一个更灵活自如的跨界高手,也才能更好地领悟人生幸福的真谛。

     2、遇到事情,不能盲目自信,但也不能轻信别人的意见,要靠自己的理性,深入研究,得出自己的判断。

     3、苏格拉底的看家本领——“反问法”。首先找到一个看似不证自明、天经地义的观念;然后假设这一观念是不对的,试着找到一个例子,证明这一观念存在逻辑上的破绽;最后修改原有的观念,使之能包含我们刚刚找到的例外。不断反复使用这三个步骤,步步紧逼,把原本似是而非的观念逐步澄清。

     4、利用反问法进行辩论与学习,重要的不是找到答案,而是从提问到寻找答案的思考过程。在这个思考过程中,我们就会不断锤炼自身的思考能力,懂得怀疑,学会怀疑。一种观念是否正确,跟它是否被大多数人接受,跟相信它的人有多么伟大,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有独立思考,反复用理性进行推敲,才能让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

     5、人们心中都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想努力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理性,但还有另一种倾向就是会下意识地逃避、害怕和憎恨自己可能犯错误。能否正视自己的问题、坦诚自己的错误、克服自己的逃避倾向决定了我们改进与完善自我理性的程度。真正的智者是对自己死磕,对他人宽容,即外柔内刚。

     6、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说:“测试是否拥有第一流的智慧,就是要看一个人能否有能力在头脑中同时持有两种对立的想法,并且依然能够保持运转。”苏格拉底讨厌的“智者”并不是现在我们理解的字面意思“有智慧的人”。在古希腊,所谓的“智者”是精通辩论技巧、教授学生如何诡辩的人。苏格拉底和“智者”虽然都是从怀疑的起点出发,但两者所要追寻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智者”所追寻的结果就是最后的胜利即把别人驳倒,无论最终观点是否正确。而苏格拉底是要探寻真理。对真理的探寻必须从质疑开始,因为没有一个观点是完全的对或是完全的错,任何一个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是两种对立的观点。苏格拉底要告诉我们,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之间,要保持必要的张力,保持一种半信半疑、又信又疑的态度,这与孔子讲的“中庸”互相辉映。

     7、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关心的都是外部世界、自然科学,而苏格拉底最关心的是人生和道德,这是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对我们当今这个时代意义更加重要。苏格拉底对浑浑噩噩的人生是痛心疾首的,他的目标不是建立一个哲学体系,而是激发人们去爱真理和美德,帮助他们过上正当的生活。在他看来,美德需要知识,知识是至善。正确的思维才能导致正当的行为,只有先找到人生的意义,有了幸福感,才能更加积极地工作,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们要像每天锻炼身体一样,时刻记住省察自己的人生,找到人生的意义 ,照料好自己的灵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苏格拉底之道:谁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只有承认自己无知,把自己放空,不断去省察自己的生活,我们才能成为一个高效、开...
    微风知意阅读 751评论 0 5
  • 一、screen 二、文件操作 1、文件夹重命名 /proj/huang/123//proj/h111//proj...
    Miliimoulins阅读 1,179评论 0 0
  • 在自媒体新媒体时代,很多人惊异于那些自由职业者居然能躺在床上就把钱赚了。于是也一股脑儿的扑上这个看似平静却深不可测...
    南岳衡山隐士阅读 391评论 0 0
  • 高中我们相识,却没有被彼此吸引,大一我们懵懵懂懂的走在了一起。那一年你在银川我在合肥。 相恋的我们忘却了距离,30...
    嘿嘿124512阅读 425评论 2 2
  • 收集与庸碌生活相抗的一切” 天空不会向大地妥协 每个人都活在雾里 而我们应该负责 用自带的光芒 让更多的奇迹 变得清晰
    金熊先生阅读 21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