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国学感悟:
话题:
《中哲史北大》之“王廷相哲学思想”
正文:
王廷相
第一节 “理在气中”
继承张载的气一元论
气是惟一的实体,天地万物都是气所构成的。批判理本体。
提出“理载于气”的命题。
最根本的气,天地未分的原始状态,叫做元气,元气就是太极,也就是太虚,现在的物质世界是由元气转化而成的。
气是永恒的,永远没有消灭。“气未减”。
气是永恒不灭的,但经常在变化之中;理在气中,气有变化,理也不能不变。“道有变化”,理“因时致宜”。
不能专讲理一,也应当讲理万。
所谓父子君臣,所谓名教,是有人而后才有的,是在后的,不是在先的。否认父子君臣是永恒的天理。
肯定“气有变化”,继承张载,也以“性”、“机”、“神”来说明变化的根源。
形神问题→精神是以物质为基础的,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批判心学的以心为天说。
分析五行说→民用
认为一切物种在太始以来就已存在。
P342
王廷相,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明朝文坛“前七子”之一。
附一: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303日(考研倒计时212日)
日阅读:读完《中哲史北大》《中庸》,约二个小时左右。√
日锻炼:
日总结反思:
现在暂时不能改变,惟寄希望于未来。成绩落后,内心不强,阅历不够,如此现状,我很惭愧。事不避难,志不求易。事本不难,尽人事就好,老天都看在眼里,不必怨天尤人,就当天降大任,苦我心志。可以听天命,但必须尽人事。至于如何“尽”,想方设法一定找到。未来进行时,何必太着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居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附二:
第二十五轮一周封闭计划:
时间:5月20日——5月26日。
具体:
1.遵循每日时间表。
2.6点半-9点,关机;尽量少进行碎片化阅读。√
3.每日抄《大学》《中庸》。√
4.学习、上课、备考、看书、写文及其他。
未来五年规划:专注国学,求学求真;读万卷书,韬光养晦;立德立言,写作演讲。
人生目标:进德修业的书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