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这个词我听得多了。
只是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我也是个“强迫症”选手。
换句话说,就是“完美主义”。
万事万物都倾向于完美的人,并不会允许自己有什么缺点的。
可是,人怎么会是完美的呢?
或多或少,总会有我们不擅长的地方,也会有在做事时就显现出来的“缺点”。
后来我明白,其实不需要较真。
即使是缺点,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缺陷也是一种美,正是所有好与不好的部分构成了我们本身。
更何况,没有什么优点或缺点,不过是我们的特点罢了,何必说什么好坏,一切都是最好的,是最好的安排。
最近在思考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于是想到了“不喜欢”这个词。
向来排斥负面信息的我,超级不喜欢这个词,也许就是因为,不喜欢他人或者他人不喜欢我,都是不完美的。
今天忽然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喜欢或者不喜欢,都是相对的。
不喜欢,也许只是看到你的某个特质,却不代表讨厌你整个人。
而这个特质,成了人际关系的突破口。
为什么不喜欢这个特质呢?
也许是因为,在你的身上看到了我自己的特质,而我不喜欢这个特质,所以不喜欢你。
也许是因为,这个特质是我自己想要独自拥有的,所以我不想要他人拥有。
可是这只是某个特质而已,我们以为自己不喜欢是对方,其实是因为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
别人并没有错,他只是做自己而已。
同时,不喜欢某个特质,也并不代表不喜欢这整个人,也不必以偏概全。
如果感受到了别人的不喜欢,请释怀,他不喜欢你某个特质而已,首先可以看看你自己是否喜欢呢?
我们甚至都无法喜欢自己每个特质,又何必强求他人喜欢呢?
而且,我们可以尝试喜欢自己,毕竟我们的特质并没有什么错。
其次,这并不是讨厌你整个人的意思。
如果开始不喜欢他人,请思考,你不喜欢他的什么特质呢?是否还有其他特质仍是你赞赏的呢?
也许,我们倾向于因为某一点而不喜欢整个人,切勿以偏概全,看到他人更多的特点,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我们总是可以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他人,也是喜欢或不喜欢自己。
要不,就都喜欢吧!
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啊!
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它必然的道理。
只是顺应它,接受它,学会赞许它。
以一颗接纳包容的心对待自己和他人。
会越来越好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