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侠小说,可以说那是70,80后的青春回忆,整整影响影响了我们一代人。记得我第1次入坑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讲,我是看了漫画版的《天龙八部》然后慢慢喜欢上了武侠,真正让我入坑的是看了香港的TVB,八九十年代正是武侠的巅峰。所以,我们那时家里面都有几本金庸,古龙的小说。如果你是80后几乎男生都看过金庸先生的小说,当时有句流行的话:“男看金庸,女看琼瑶”。金庸的武侠小说有三大要素,一个是武,一个是侠,另一个就是情。


武那就不用多解释了,什么是大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想要成为大侠,不但武功高强,还得有爱国爱民的情怀,金庸武侠里的主角人物,大多是武功高强有民族责任感的人。在爱情里面爱得轰轰烈烈,不可谓不精彩。金庸整部小说里,主角能吃得开大多拼的是武功和人品。不过有一本书可不是,这本书主角武功平平,而且怎么看他都像个痞子,可感觉到他能手眼通天。这本书就是《鹿鼎记》,和以往的武侠大有不同,主人公的名字叫韦小宝。
说来也奇怪,韦小宝不仅在清廷皇宫官场中吃得开,而且在反对清廷的天地会中和神龙教组织中等;甚至包括在俄宫王宫之中、苏菲亚公主殿下面前也能通吃。这就奇怪了,韦小宝到底有什么法宝,黑白都能通吃,他有什么功夫能在皇宫,江湖正道邪道,甚至妓院都能吃得开,无非他掌握了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留须拍马这些功夫,所以才能在这些地方混得风生水起。要知道无论是皇宫还是少林寺,神龙教包括天地会这些组织里面的都是中国人,只要是中国人都吃韦小宝的那一套,说得通俗点,中国社会,就是人情世故。

而韦小宝文武都不行,可以说是无才无德,在那种环境下,做到飞黄腾达,四海通吃靠的就是他的处事哲学。金庸先生,用韦小宝告诉我们一个现实,有时候情商要比智商管用,小人物懂得这些也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