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们80、90后这一代人,真的是惨得不能再惨了。
小的时候,一顿打骂没少落下的;
当我们开始工作的时候,告诉我们没房分配了;
当我们开始想买房子的时候,房价开始刷刷涨;
当我们生孩子的时候,是学习房最贵的时候;
当我们背着房贷,背着车贷开始养孩子的时候,父母开始生病了,然后你会发现现在医保连进口药都不给你报了。
当我们来到了35岁了,就又被社会抛弃了,开始失业的时候,我们背着房子的房贷不降,但是房价还降了。
再往前看看,70后赶上了时代的红利,现在有钱有房有闲,甚至当时下海成功的,现在都几千万的身家,天天想干啥干啥,80、90后其实也也不比70后差,但是生逢这个时代,就什么也没有。
再看看00后,00后不用操这个心,房子有人给买好了,这个世界的阵痛好像都放到80、90后身上了。
最惨的一点就是,80、90后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是要跟自己的认知打架和内耗的。
回看80后的读书时代,当时实际上是吃到了学习好、学费便宜。
我自己就是因为考上了一个好学校,从一个小地方来到了大城市发展。所以,作为我的孩子来讲,我也希望他占到这个便宜。
但是,如果让他走我们80后那个时代的路,但实际上我们拼了命的只能走到35岁,后面的路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走。
因为作为天选牛马,你这个价值已经被榨干了,你也不知道该去哪儿。
如果我们的孩子走我们的路,他也走不通,或者是他要付出我们当年10倍或者百倍的代价去打破这个局面。
当年,从小到大上补课班的钱,放到现在,根本不够他现在一个月生活费。
而且,现在作为孩子爸妈的我们,还要劝我们的孩子,告诉他,学习有用,学习可以安身立命,学习可以变好,你看看你爸爸和你妈妈,但是我不能告诉他的是,你爸爸妈妈可能35岁之后就没工作了,你又不敢不让他上学,但你又明知他上了学之后,出到社会,可能到那个时候用的知识可能又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看到过很多的90或者00后家长,人家最开始就没吃过我们的苦,那自然就不卷这个。
因为人家从小到大跟我们走的这就不一样。
万一孩子天赋异禀出来了,那孩子以后肯定过得也不差。
但最痛苦的就是我们这些80、90后的,从小学习长大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时候,就有一个特别底层的bug。
这个bug就是我们从小听到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你看看人家.....怎么样。这句话激发了孩子一种叫分别心和比较心,上不上下不下的。
你说读书能攒点钱吧,你能在大城市立足,但你就没有钱到让孩子随便去耍,这是我们作为很多家长真的基层教育。
所以我们只能紧紧的抓住一条,之前自己走过的,看似安全的路,谁也跟他没愁,一定要激这个吧。
然后,悲催的是,我们这是没路走,这种是最痛苦的家庭。
后来我就没办法,我就去找到一条路:这条路就是我能不能不去逼我的孩子,然后在现在这么一个痛苦的教育体制下,不拿孩子去和别人比,让他能够去内心富足,愿意去学习。
有了这个基调之后,不管我的孩子以后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打工仔,哪怕他是一个蛋糕店做蛋糕的,他如果每天能做自己喜欢吃的蛋糕,能让客人随了蛋糕满意,他开心,他饿不死,他能自吃其力。
但如果他恰恰还有点那么做蛋糕的天赋,他也能做出上米其林餐厅或者像黑天鹅那种蛋糕。他一个蛋糕能卖几十万或者几百万,他在里边成个艺术家。我们作为家长,就给他鼓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