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我被邀请来郑州的主要目的,是引荐院士给雷总等认识,该公司准备建院士工作站。
第一次见院士夫人,81岁了,耳聪目明,走路如风,晚上见识了她喝白酒的风采。我们俩还比较投缘,一路上有很多共同话题。
她和院士是华科的大学同学。一个系,两个班,毕业后分别作为优秀代表留校。当年,她留着两个长长的辫子,很多男生追她时,就在身后扯她的辫子。最终,还是那个慢热的扯辫子的人成为了一生所属。如今携手走过60个春秋,走过了金婚,依然相依相扶。
有些特别的是,院士夫人常常揭院士的短,而院士却一声不吭。比如,在车上,院士夫人说,院士是个糊涂蛋,有一次在美国下飞机提前了一站,又有一次下飞机忘记拿行李…院士也不辩解。
在20人的饭桌上,院士夫人在手机里翻出一张院士的年轻照,眉清目秀,大家都轮流抢着看,正在这时,夫人来一句,他啊,现在是个大肥猪。我们都忍不住笑起来。偷偷瞄瞄院士,人家丝毫不生气,大概是习惯了这种被黑的模式。
晚上就餐时,雷总安排院士夫人陪院士上座,没想到,夫人居然拉着我,说要跟我一起坐,不跟他一起坐。后来我们都劝说,按照礼仪规矩,还是应该陪院士上坐,才勉强就坐。
即便这样,院士仍时时为夫人着想。出门时,担心夫人回来没钥匙进不了门,跟我说,让我找服务员多要一张卡,免得夫人回来进不去,还要等他。
叮嘱我明天陪夫人出去参观时,记好她的电话,让她玩得开心。嘱咐我说,她没来过开封,要好好转转。
忽然想到一个细节,有一天因工作联系院士,他说那天安排很满,很累,回去已是下午两点多,晚上还有个研讨会。我说那岂不是没时间休息了?他说,有啊,他一回去,夫人就出去散步了,让他一个人在家好好休息。
从这个小细节看得出来,夫人虽然嘴上容易黑院士,但心里还是很替他着想的。
见识了这对走过金婚的人,她们的相处模式,就是典型的一退一进,一攻一守。
牵手一生不容易。无论成功与否,总有一人相伴到白头,即便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也有不离不弃的牵绊。
顺便把明天的会议安排也记录下来。
明天我就不能开会了,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今晚餐桌上,来自帝都的赵总,特邀我明天仪式开始后致辞了再去活动,婉谢!在这个大咖云集的平台,我就默默做做后勤服务吧!
感谢雷总的热情招待,细节处见完美服务!感谢对我的认可,说,没有我,就没有此次的聚会。太抬举我了!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