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对你的孩子做这些事

最近刷到了黑幼龙博士的一段视屏。他说做父母很难做中国人的父母更难,因为我们比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父母都更爱自己的孩子。

图一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也是父母。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对他们以后的人生至关重要。而要做到好的家长,以下的几点是很重要的。

                      1

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优秀的孩子作比较。

否则长此以往你的孩子只会变得越来越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并且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而压力太大的话则有很大的可能会给孩子心理上和生理上造成伤害,这种伤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我有一个同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出去聚餐、举办一些集体活动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

我们邀请他来聊天,他的说话声也总是很低,让人感觉没有一点底气,我们在那儿大声谈论,笑的时候他也总是很勉强的笑一笑,非常拘谨。

这是我们常见的社交恐惧症,这种状况归根结底还是自卑心理在作祟。

据了解他自卑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父母小时候经常拿他跟别的孩子作比较,一直持续到现在。

他说即使是上了大学每次放假回家的时候也总是很不想回去。

图二

这种不自信的种子一旦种下,等到它生根发芽的时候再挽回却是很难很难。而这样的例子已是屡见不鲜,作为父母不要再去刻意忽略它,一定一定要引以为戒。

                      2

不要在让孩子总是宽容,总是害怕得罪人,总是忍让。

这样会让他变得懦弱,变得胆小怕事。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可能他这辈子都只会在既定的岗位上止步不前。如果说的好听点是踏实忠厚,说的难听点就是害怕改变,经不起挫折。

我自己就是这方面的受害者。我小时候就被人欺负过,他们打我的时候,我也不敢还手,回去也不敢跟父母说。

之所以这样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一方面是我爸妈小时候经常告诫我能忍就忍,不要跟人家动手动脚。另一方面我怕我回去说了还会遭受他们的责怪。

虽说我现在已经走出来了,可回首的时候往往还会觉得有些难以接受。

图三

​有的孩子的父母,他们就会告诫自己的孩子,“谁要欺负你你就给我打回去,出了事有老子给你顶着”。

反而从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后来都混的不差。

所以,作为父母要告诉孩子,不是不可以宽容,不可以忍让。但是要有个度。一味的忍让不仅不会让他们有所收敛,反而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3

不要老在孩子的面前玩手机,氛围很重要。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其中蕴含的道理不只是让孩子在课本上学习,更多的是让父母明白。

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想要他好好学习,就要首先在家里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据科学表明孩子的很多习惯都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

比如孩子的父亲抽烟,孩子在长大以后有很大的概率也会抽烟。因为你是他的榜样,你这么做,他会认为他也可以这么做。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在什么样的圈子里生活,你就会什么样的人。

道理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的孩子放学回家以后,我们都是抱着手机,那么他也会迷恋上手机。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回到家里后我们都在看书学习,那么他的学习肯定也不会太差。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那样:

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作为父母也是一样的。我们在对我们的孩子做一件事的时候,要先想想,如果我们是他的话,这么做我们会怎么样。

图四

写在最后:

三思而后行:思子,思己,思利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