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永远是哪个最懂我们心思的人每次我们生日时,第一个给我们打电话的总是妈妈。
在你二十岁之前,我们对长大满是向往,妈妈便会欣慰的说一句“终于又长大一岁了,当初才生你的时候你才那么小,那么一丁点。”二十岁之后呢,你开始吵着、闹着说自己是要奔三的人了,讨厌过生日。你生日那天,妈妈便对“大一岁”“长大了”这样的字眼只字不提,只是嘱咐你吃顿大餐,买件好衣服,干自己想干的事。
可我们呢?我们会把爱人,闺蜜的生日记得死死的,提前准备礼物。可是,最爱我们的父母的生日很多次都被我们忽略了 。
自从进入青春期,我们通常都只在自己有需求,需要父母帮忙的时候才想起他们 “妈,我没钱了……你能给爸说一声这个月早点打钱吗?
”“妈,我好想吃你做的菜。我想吃红烧肉,食堂的饭好难吃……”
“妈,这件衣服好看吗?要不我们买了吧,你能不能给我付下款?”
“妈,我这周不回家了,同学们约着出去玩。”
那时候的我们也总是向父母提各种各样的要求,“你们可不可以帮我一下忙” “你们可不可以不要吵架” “你们可不可以不要那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你们可不可以不要这样烦” …….
那时候的我们用语气发泄内心的不满, 用脸色的变化象征心情的阴晴, 用声音的抑扬表达对别人的喜欢或是讨厌。也是那个时候他们学会了看我们的脸色, 听我们的语气,揣测我们的心情。 因为觉得我们还小,要学习,要比赛,要考试,所以他们尽量迁就着我们,原谅着我们。
现在的我们远离家乡,远离父母,我们每个人开始都以为我们得到了向往的自由,
再也不用呆在家里了, 终于可以无顾忌的四处浪了, 薯条可以随便吃, 游戏可以随便玩, 熬夜也再也没人管了, 零用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可是这样的日子我们又能过多久呢? 薯条吃两天就厌了, 便越发想念妈妈做的红烧肉; 游戏玩着玩着就累了; 花钱没有计划,完全没有零用钱; 去的地方越多,就越发想念家。 想念家里的床, 想念床旁的实木书桌, 想念书桌上的那一株仙人掌, 想念仙人掌上的那一抹阳光, 想念阳光下妈妈泛红的笑脸, 想念妈妈脸上那深深浅浅的皱纹, 想念皱纹下深埋的低吟浅唱的旧时光, 想念旧时光里妈妈温暖的手掌, 想念手心里满满的爱……..
可能只有当我们真正离开了她,我们才会想起有她在身边的好,可现在彼此相隔万里,我们在不同的城市, 路过不同的风景, 看不同的日出日落, 用不同的温度计。
每次打电话,我都不再抱怨生活中的种种烦心事,觉得把短暂的通话时间用来抱怨实在太可惜,我只想问问您吃饭没?您那边天气怎么样?有没有想我呀?然后扯扯家常,唠唠嗑,这样就很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