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所写片段

人,要活得比好人更善,比坏人更强。

人存两技,一为果腹,二为慰心。

说人不论短,情谊两久长。

教我做事可以,请别教我做人。

相比成为富翁,我更愿意成为自己。

尊重每一位为了生活而倾尽全力的人。

一个社会最坏的样子,就是向善良之人挥屠刀。

先把自己活明白了,再给别人当人生导师。

有趣的人生,一半加班加点,一半湖海山川。

智商有如敲门砖,情商甚是铺路石,凡凡人事,缺一不可。

不必回避过往,正是过去的种种成就了现在明明白白的你。

人们嫉妒的,往往不是陌生人的出人头地,而是身边的人飞黄腾达。

施恩莫望报,恩是报不完的,一桩还一桩,那是买卖,不是报恩。

成年人的世界,应该果断干脆,不耽误任何人,不消耗任何人,不亏欠任何人。

不能把心境局限于某个工作或某个小圈子,开拓视野,看见世界,贴近彼此,感受生活,这才是生活的目的。

成长,是一个不断修正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过程,不知道反思的人,永远只看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一个人犯了错,不推诿,反省自己,努力改正,这是一个人内心的修养,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不断修正自己,提高自己,超越自己。

不去评判他人想法的对与错,因为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有局限性;不去教他人怎么做人,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思考方式。 

世界为什么变成了今天这样的世界,人为什么变成了今天这样的人。总的来说还是人影响了环境,环境反作用于人,人性善与恶如此反复循环,造就了今天的种种。

如果要做一件事,请不要炫耀,也不要宣扬,只管安安静静地去做,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事,别人不知道你的情况,也不可能帮你去实现。千万不要因为虚荣心而炫耀,也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评价而放弃自己的梦想。最好的状态,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听听前辈的建议,少错几步,值不值,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别人没有经历过的境遇,道理再多也无法让其感同身受;很多能触动自己的人事物,在他人看来也是无足轻重而已;道理是别人的道理,生活是自己的生活,别人无法替你解决你自己的人生问题,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

培养一个能使自己快乐的爱好,以此交三两纯粹的朋友,无关利益;三杯两盏,茶余饭后,谈谈彼此的生活感悟,听听彼此的人生理想,笑看得失,没有攀比,如此,甚好!

有些时候,只有当你比利益方更强大的了,才有做好事的资格。

所谓有趣的灵魂,实际上就是这个人的信息密度和知识层面,都远高于你,并愿意俯下身去听你说那毫无营养的废话和你交流,提出一些你没有听过的观点,颠覆了你短浅的三观和想象力。

人最大的悲哀在于,拿着爸妈提供的物质,学着他们不懂的知识,见识他们没有见识过的世面,体验他们没体验过的的生活,到头来,却嫌弃他们如此笨拙 。

祝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好好活着,长命百岁寿比南山,因为只有这样,我们这些小辈回到家里才有喊的人啊。

人类在不停地建造着千遍一律的城市,却不知道大自然才是最美的建筑。

在路上见识世界 ,在途中认清自己,身体和灵魂,我们总要以某种方式,自驾、徒步亦或是骑行,奔向心中的目的地。

这不是你梦寐以求的长大吗?你怎么愁眉不展呢?

一个实干的人,一个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不需要鸡汤的,他们往往都会很低调地去完成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喊口号。

生而为人,最起码应该保有的,是心底对这个世界的善意,不破坏,不攻击,不伤害,但这并不代表我可以随意被破坏,被攻击,被伤害,如果对这个世界始终心怀戏谑甚至恶意,这样的人连佛祖都说会堕入畜牲道,我的还击与扳回,也只能算得上是善良中的锋芒了。

人这一生,不犯错当然是最好的,但也不是说犯了错一辈子都得低着头做人,犯错不可怕,犯相同的错才可怕,老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借此改过自新,成长自己,仍然可以作出一番大事业来。

知道自己的无知是一件需要很高智商的事,因为傻瓜没有这么高的智商,所以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无知。

之前有看过一句话:知识就像一个圆,圆内是你知道的,圆外是你不知道的,圆越大,圆外所触及的就越广。你知道的越多,你知道你不知道的就越多。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用圣人的标准去苛责别人,用小人的标准来纵容自己。

世界上最大的恶,莫过于对善良横加苛责、吹毛求疵。

人无贵贱,心有高低,人的一生,总会经历很多冷眼,嘲笑,鄙视;要努力适应这个世界的温度,不管是季节还是人心。

努力的最大好处,就在于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迫随遇而安。

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

生而在世,有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立地为人,有三不黑:育人之师、救人之医、护国之军

要想不遵守规则,就要有超越规则的能力。

世界那么大,会不会有另外一个人,活成我心里想要成为的样子。

自己喜欢的事,就要把它做到极致,事凡身体力行者,皆为持恒之人。

人有高低,情无贵贱,凡凡人是,饮不同水,饱不同餐,居不同屋,行不同路,但都念着心里的人、远方的家,以及屋檐下那条摇着尾巴的狗。教儿趁小,爱老趁早,人生最幸事莫过于:行孝高堂在,病倒儿孙绕。

不要迷失在别人的评价里,用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好真实的自己。

当一个人缺乏自律的时候,他做的事情总是在受习惯和即时诱惑的影响,要么就是被他人的思想观念所扰,几乎永远不可能去做内心真正渴望的事。

每个人的成长路上并没有坏经历,所遭受的种种的不顺,都可看做是一种使自己内心更强大的工具,不要喋喋不休,不要抱怨愤恨,因为正是过去造就了现在更趋于成熟的自己;左迁也好,右迁也罢,人,要赢得起,更要输得起。

人为什么会生气:根本原因是因为个人内心既定规则被外界违背或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遭到了剥削,从而引发了情绪波动;再深层次原因是我们都习惯用自己局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去衡量别人一样有着局限性的三观,且我们都不愿去承认自己浅薄无知这一点,要本我承认本我的无知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

个人生命所处的成长环境,贯穿了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整个过程,造就出了独一无二的本我个体,所以,不去评价他人的兴趣和爱好、是与非,也不把自己想法强加给别人要求别人接受,因为当把自己也放到那个环境中去的时候,保不齐也成了那样的一个人。我们不去鄙视穷人的斤斤计较,也不去批判官场的尔虞我诈,要知道,个人的三观,并不能框入整个世界,做好自己,才是无愧。

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明白:我们不是在和理性打交道,而是在和有情感、活生生的人打交道,人并非总是理性,而是充满了情绪、偏见、傲慢和虚荣的个体,批评、指责和抱怨,傻子都懂,且大多数傻子还会做;理解和宽容则需要良好的修养和自制力。

文字,可以跨越文化、宗教、传统、信仰、种族等等一切阻隔。

笑你我,三杯皆把俗世骂;笑你我,同是人间一浮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