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聊了“内归因”和“外归因”,就是对很多人来说,当事情做得好了,取得了成绩,他会把大部分原因归到自己身上。而当事情进展得不顺利,或者做得不够好的时候,失败了,他会把原因归到别人的身上或者环境上。
实际上,很多人努力工作了一辈子,但是最终的收入还是有限,还是有经济压力和时间压力。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出现问题,出现错误的时候,他会把原因归结到别人的身上或者环境上。
当我们出现问题,马上找外面的原因,那我们自己还会不会改变呢?自己就不会改变了,那自己不去改变和提升,一个月一个月过去了,一年一年又过去了……你会发现,最终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大的改变。
另外,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说出现问题,去找别人的原因,推卸责任……而真正的领导人,当事情发展得很好的时候,他一定看到的是别人的贡献,别人的付出,别人的努力。而当事情进展不顺的时候,一定是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这样不但不会伤害自己的自尊,更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而一个领导人当你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并且表现出欣赏或者鼓励赞扬的时候,也许这个人才目前在收入上并不是心里面特别平衡,但是如果你有精神上面的鼓励和认可和赞美,那他多多少少也能够心理平衡一些了。
给我们上课的心理学家施老师,他以前是北大的副教授,他谈到了为什么后来去到中山大学,按我们想法呀,中山大学肯定没有北大更有名,就是因为他非常有才华,但是要评上正教授的话,还是需要论资排辈的,再加上经济回报上也不满意,尤其是并不能够得到充分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它很自然的就跳槽了。他现在获得很多的国家级的重要奖项,光科研经费一年就是280万,不包括其它的收入,而这个科研经费是他自己立项,自己随意花的。
他也谈到了,现在在岭南学院,院长给他安排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签约的合同内容,但为什么他能接受呢?就是因为这个院长总是经常的跟周围的人去说,你看这个施老师贡献多大,为我们的学院争得了多少荣誉……总是表扬和赞美和夸奖。他跟院长说,你看我都超工作量了!院长好像装不知道,但是一看到他就说你看施老师多好啊,就是不涨工资。施老师是学心理学出身的,你总表扬他,那背后的机制是什么他肯定是很清楚的,但是施老师说,这并不妨碍他仍然感到很高兴。所以作为一个领导人,你要经常去表扬和鼓励赞美。人们看到别人的优点是很重要的。
你有没有可能把一个人表扬成忧郁症呢?有没有人是天天接受表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