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今天的这篇《殷宝滟送花楼会》,我第一感觉就是:一个出身于富足之家,美貌,且多才多艺的有名的校花——殷宝滟,她聪颖自信,可内心却相当迷惘,为什么会糊里糊涂的就将自己摆在了“第三者”的位置上呢?还要将自己的爱情献给了最无法挽回遗憾。哎~搞不懂!
故事的开始,便是殷宝滟抱着一束花朵,来恳求张爱玲,她表示十分羡慕张爱玲,并且希望张爱玲可以将她心头的故事写成一篇文章,并且发表出来,结果张爱玲写出来了,却导致了因为张爱玲将故事说得太直白,而从此她再也没有找过张爱玲。一个故事得罪了一圈儿人呐,不过张爱玲在写这篇小说前就说了:“我写的一定没有她说的好。”可她还是愿意让她写,至于目的,也许只有殷宝滟自己心里最为清楚了。
小说中,殷宝滟和罗潜之的故事是从一堂课上开始的,他在课堂上和学生们扯扯学问,开开玩笑,“啊!因为莎士比亚知道十四岁的天真纯洁的女孩子的好处!啊!十四岁的女孩子!”因为他的幽默风趣,他的学识渊博深深的吸引了少女的关注,因为这句话,殷宝滟与罗教授结了缘。其实一开始两个人互相都是看不上眼,但随着进一步的了解,两个人逐渐相互吸引。
“教授对于莎士比亚的女人虽然是热烈、放肆,甚至于佻达的,对于实际上的女人却是非常酸楚,怀疑。”
罗潜之是有太太的,而且有老婆孩子,一家人相敬如宾的生活。但他内心却是不甘的。他出身寒微,生活一直充满苦涩。“在外国他是个苦学生,回了国也没有苦尽甘来。他失望而孤独,娶了这苦命的穷亲戚,还是一样孤独。”可见他对他的妻子并不满意。
“遇见他,她低到了尘埃里。”
于是她开始频繁的登上罗教授的家门,用补课、借书的名义,与罗家保持了六年的关系。她收到他与众不同的情书:“在思想上你是我最珍贵的女儿,我的女儿,我的王后,我坟墓上的紫罗兰,我的安慰,我童年记忆里的母亲。我对你的爱是乱伦的爱,是罪恶的,也是绝望的,而绝望是圣洁的。我的滟——允许我这样称呼你,即使仅仅在纸上……”罗的学识才是姑娘所仰视的,而姑娘出身于富足之家,美貌,且多才多艺又是他生命中没有却向往的。于是他们感情在一种全新的体验和际遇中开始发酵。
殷宝滟沉浸在爱情的甜蜜感觉,是精神上的愉悦,而罗潜之想要的除此之外还有更直接的男女关系,所以在酒精的麻痹之下罗潜之做出了越界的行为,从而达到两个人的关系开始走向破裂。最后罗潜之的婚姻逐渐出现了破裂,殷宝滟也消失了,殷宝滟既沉溺于罗教授对他的爱,又怨恨着他的家庭对他的束缚,同时又对罗家的几个孩子有着负罪感。她将自己限于痛苦之中。所以最后选择了逃避。
在时隔三十九年之后,张爱玲写了一篇《尾声》,故事场景位于一个名叫‘老山东’的逃税老理发师的别院里。理发师的年纪足可以做他老婆的父亲,但是二人的容颜保养的却都很好,至少看上去还比较幸福。这一段话的描写与男女主人公的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张爱玲小说的一种风格。
以上是今天的读书小记——张爱玲的《殷宝滟送花楼会》
——《红玫瑰与白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