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和家人朋友驾车环游德国。国王湖,是其中一站。我们离开慕尼黑,先前往萨尔茨堡,然后去国王湖。在前往萨尔茨堡时,我们看到,路遇难民潮导致的8号路边界入德国查车十分拥堵。于是,第二天,游过萨尔茨堡之后,我们选择了从萨尔茨堡走小路前往国王湖。
匆匆忙忙跑马观花了萨尔斯堡,不敢久留,第二天上午十点多我们就退房离开萨尔斯堡,驱车前往位于德国东南角落里的贝希特斯佳登(Berchtesgaden)国家森林公园。从地理图上看,阿尔卑斯山横亘于德国的南面,是德国与南部邻国——瑞士和奥地利的天然分界线。阿尔卑斯山脉绝大部分不在德国境内,除了山脉北麓的为数不多的山坡外,德国的版图只有贝希特斯佳登这一个小角深入到了阿尔卑斯山脉的中间,有着德国最秀美的自然风光,是德国最著名的旅游休闲的胜地。其代表景点就是被阿尔卑斯山脉诸峰环绕着的国王湖(Königssee)。
国王湖是一个长7.7公里,最宽处也只有1.7公里的狭长湖泊,湖岸线长约20公里,面积5.2平方公里,湖水容量5亿多立方米。清澈见底的湖水,让你不敢相信这里的平均水深达98.1米,最深处甚至可达190米。由于四周都是高山峻岭,国王湖只在湖的北端开有一个豁口与“大城市”贝希特斯加登相连接,这就是人们进入国王湖游览的必经之地:国王湖畔的舍瑙(Schönau am Königssee)。
舍瑙是个不大的镇子,却有一个极大的停车场,以供来国王湖观光、登山的游客们停车使用。因为,国王湖不仅是远道游客观光的圣地,也是附近地区的人们夏天登山,冬季滑雪的好地方。在通往码头的道路两侧,排满了旅店、餐厅和旅游用品商店。沿着这熙熙攘攘的通道走进去,一拐弯,眼前豁然开朗:国王湖就静静地展现在了你的眼前。
在国王湖湖畔码头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座纪念碑,这是1911年为当时巴伐利亚的摄政王柳特波德·卡尔·约瑟夫·威廉·路德维希(Luitpold Karl Joseph Wilhelm Ludwig)90岁生日而设立的。柳特波德于1821年生于维尔茨堡,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三子。所以后来继位的是他的大哥,史称马克西米连二世。马克西米连二世又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路德维希二世。路德维希二世迷恋戏剧,尤其是迷恋瓦格纳。1883年瓦格纳去世,路德维希二世立刻陷入精神上的迷茫。觊觎王位已久的柳特波德趁虚而入,以路德维希二世罹患精神疾病,无法正常处理公务为由,自命为摄政王,主持巴伐利亚的大政长达26年。即使在路德维希二世去世,弟弟奥托即位后,他依然没有放弃“摄政王”的位子。这一段时期,在巴伐利亚的历史上被称为“摄政王时期”。
湖边矗立的这座纪念碑,让游人不由自主地会联想到“国王湖”的命名是与柳特波德摄政王相关联。其实,在德语中,国王(König)与摄政王(Regent)就不是同一个单词。况且,国王湖的名字也不是Königssee而是叫作Kchunigsee。大概是因为夹在辅音K和元音u之间的ch不知该如何发音,所以到十五世纪中,湖名已经演变成 Kunigsee. 到1810年之后才把“u”变成“ö”,于是才有了Königssee的称谓。那时候,柳特波德还没生呢。
有争议的是湖泊的名称来源,没有争议的是:国王湖是德国最干净和最美丽的湖泊:据说其水质至今仍然可以达到饮用水的标准。这也就难怪风景秀丽的国王湖和贝希特斯加登,很久以来就成了巴伐利亚王室的休闲场所。为了保证湖水的清洁和不受污染, 1909年,当时的摄政王柳特波德就下令:湖面上行驶的船只不得使用有污染的动力能源。一直到今天,也只有电动船、手划船和脚踏船才被允许在国王湖中行驶。
不论是欣赏国王湖的湖光山色,还是去攀登德国第二高峰瓦茨曼山(Watzmann),游客都必须从这里搭乘电动船进入湖区里面。游船离开码头,向湖区深处驶入,进入游人视野的就只有美轮美奂湖光山色。静谧的湖泊如同一块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远处的阿尔卑斯群山,连瓦茨曼山上的积雪都清晰可见。船开到湖中央,船老大甚至会关闭发动机,任游船在湖中静泊,让游客们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有时,船老大也会取出一把小号,对着山岩吹出一段悠扬旋律的小调,让游客听一听久违了的回音。
当游船继续前行转过一个不大的弯,在远处,山脚下的一块临湖的平地上,隐约可见一抹鲜艳,随着游船的前行,渐渐地,游人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那色彩鲜明的红与白。国王湖的标志性建筑——圣巴多罗买教堂(St. Bartholomä)就进入了游人们的视野。
圣巴多罗买,原本就是国王湖边,瓦茨曼山下的一块滩涂。在交通并不发达的中世纪,这里可谓是远离城市,人迹罕至。但这里地肥水美,却是放牧的好地方。所以最早这里应该是周边地区牧民的一个游牧点。对于有宗教信仰的牧民来说,有人住的地方,就要有教堂。所以,教堂是这里最早的固定建筑。在以游牧人群为基本信众的地方,作为阿尔卑斯山地区农民和挤奶工的保护神,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圣巴多罗买,自然就成了教堂圣坛上供奉的对象。于是,这个教堂也就被称为圣巴多罗买教堂;这块滩涂也就有了自己的地名:圣巴多罗买(St. Bartholomä)。
圣巴多罗买,是国王湖游船在湖的西岸停靠的唯一一个码头。几乎所有的游客都会在这里登岸,或者参观一下这座初建于12世纪、成型于16世纪的具有拜占庭风格的圣巴多罗买礼拜堂;或者由此上山去攀登德国第二高峰的瓦茨曼山;抑或是哪里都不去,就在阳光下的湖光山色之间漫步。
国王湖,在圣巴多罗买转了一个弯,那红顶白墙的教堂,就建在突兀于湖中的陆地上,仿佛让人感觉到她是一座水中楼阁。圣巴多罗买礼拜堂实在是太小了,里面的陈设更是简单,只有她那红色的洋葱头般穹顶的造型和白色的山墙,在碧水苍山之间现出鲜艳的辉煌。
2015年10月,我们自驾游德国走过的路线图:
(艺游味境-小树林博主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