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分析意义来说,当我们给自己戴人格面具越美好,我们内心的阴影就越阴暗,这两者的不协调与冲突,带来许多心理上的问题与障碍”
——荣格 人格面具论

我在哭 面具在笑
我给自己戴上了一具面具,为了给他人好印象,得到社会的认同,保证自己与他人和睦相处。
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面具。一个面具就是一个子人格,或者人格的侧面。

在解释人格这个问题上,公元前5世纪时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理论,他把人格分成了4种类型: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和胆汁质。
这4种人格分别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典型的人物来表述;
多血质:情感和行为动作发生得快,变化得也快,心思沉重,一般人看不懂看不透。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黏液质: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比较迟慢,稳定,缺乏灵活性。绪不外显,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也不动声色,《水浒传》中的林冲、《西游记》中的沙和尚。就是典型的粘液质人格;
抑都质: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相当慢,柔,多愁善感,心思细腻敏感,隐而不露。《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抑郁质的代表。
胆汁质:情感和行为发生得迅速,而且强烈,性格开朗,热情坦率。《水浒传》中的李逵、《三国演义》中的张飞。
现实中,不是每个人的气质都能归结于某一种气质类型,除了极少数人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外,绝大多数人都偏于中间型或混合性,只是某种气质相对突出一些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