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张银行校招员工吐槽不喝领导敬酒在饭局上被打耳光,如下图:
随后,网友一顿痛骂,痛批中国式酒文化,紧接着某银行的声明来了。
这个事件实际上就是一位刚走出校园的愣头青遇到了一个职场里面的糊涂蛋,然后发生的一起悲剧。
事情发生且在网上被媒体曝光发酵后,事情就被无限放大变严重了,而这个事情里的当事人实际上都是输家。
怎么才能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悲剧呢?我们应该去了解中国式的酒文化,然后运用好中国式酒文化,而不是一味的回避这种文化。
一种文化的形成,是经历了很多年很多代人积累孕育出来的,非个人或者部分人甚至一代人能改变的,有些文化需要好几代人才能改变。
中国式酒文化是有数千年的传统的
远的像楚汉相争时候的鸿门宴;三国里面的群英会蒋干中计;近一点的有南昌QY时,Z老总设酒宴邀了朱培德第三军的几名团长,并在酒宴后利用打麻将等方式设法拖住他们,让他们脱离自己的部队,从而保证起义顺利进行;再近一些的,老一辈工程师、科学家们在酒桌上用好酒好肉款待老毛子后,老毛子拿出来的干货还少吗?
这都是酒桌式阳谋论里面的杰作。从阴谋论上讲,我们年轻一代,尤其是80,90,甚至00后的人,当权者可以用游戏打发这几代人的娱乐时间,但老一辈的像50,60,70后的那代人,他们轻时候能用来娱乐的节目太少,所以老一辈的人喜欢抽烟、喝酒的人比例要比年轻一代高的多,如果不给那些人找点娱乐活动去打发业余时间的话,估计那帮人打架扯皮闹事的案例会暴增。人的精力都是定量的,工作上花掉一部分精力,酒桌上再给他耗掉一部分精力后,能用在打架扯皮闹事上的精力就会少的多。
不论是哪种谋论,到哪个山头就该唱应景的山歌。所以要在国内混的开,很多时候中国式饭局上的酒文化就不可避免的。
大佛上班刚去部门正式报道的第一天,部门里面的领导和同事就好好款待过,当时我们在山里面上班,下午下班后,领导带着一个部门的人先去市里面的蒙古包里面喝酒,喝完后再去市里面的KTV里面唱歌喝酒,回到山里面后还没尽兴,然后回山里面的KTV里面喝酒唱歌,一群人一直玩到凌晨很晚才回去睡觉。连喝了三轮,虽然都喝了,但每轮喝的都比较少,所以也没醉酒。
其实个人上班以前也不怎么喝酒,包括直到现在都不太喜欢喝酒,但领导和同事的好意难却,也就跟着凑个兴。
如何应对敬酒?
酒桌上敬酒几乎不可避免,别人敬酒时,自己要站起来,自己的酒杯要略低于对方,如果对方是长辈或是自己的上级,一般是在其酒杯的三分之一略低处碰杯,而且碰杯时不是拿整个杯子去碰,而是略倾斜酒杯,拿自己的酒杯口去碰,但不要太倾斜,否则有做作之嫌。而且面对长辈或是领导,您就一定要用双手敬酒。
饮酒干杯时,即使不喝,您也应该将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这几乎是最基本的礼仪,另外,不论是一饮而尽还是应景的碰碰杯口,都不要边喝边透过酒杯看人,包括边喝酒边说话,那些都是极为失礼的行为。
像案例中那个刚毕业的小伙,领导来敬酒时,其实别人领导也就是挨着挨着一个一个的敬酒,并不是要他喝多少,但他只强调表示自己不喝酒表示歉意,这种行为就不太礼貌,好歹也端起酒杯跟领导碰一下,走个形式也好,其实领导给下面员工敬酒,一般也都是走个形式,过来打个招呼,向下面的员工示好,希望以后大家同心协力为公司或者老板办事。一味强调不喝酒,就是这小伙后来被另一个糊涂蛋教训的直接原因。
饭桌上不喝酒也没关系,但要做好情绪的传递者
有一次我们去一家矿山考察,一路上都是饭局,也都是酒局,我们有个蒙古族的小伙,一路上唱《鸿雁》,从内蒙唱到青海再唱到西藏、四川,在酒桌上,唱歌助兴对于活跃氛围非常有效,大家的感觉就是很合理并且很合适,那小伙在我们大家心目中的印象也很不错。除了能在饭局上自己唱歌助兴外,有些地方还会请专门的歌手进来唱祝酒歌,气氛也非常的好,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酒量大的人,如果酒品不好的,不一定能招待好客人,酒量小的人也一样可以活跃气氛,酒文化仅仅是活跃中国式饭桌文化的方式之一。
如果您没有动人的歌喉,也有其它的办法传递好情绪。
以前在饭桌上就遇到过一小伙,领导给他敬酒,那小伙的确也是不喝酒,轮到他时,他就选择转移话题,给大家讲了个幽默的笑话,把大家都逗乐了,大家对那小伙的印象也很好,饭桌上的气氛也很好。
如果笑话也讲不了的,事先准备一个魔术,给大家表演一个简单的魔术也好啊。
总之不管您做什么,只要能给这次的聚会增添气氛,做“好情绪”的传递者,事情的成功就有了基础,如果自己有一项特殊技能,反而更容易让人记住您,尤其是让领导记住您。
其它的一些拒酒方法
(1)装病法:有些人的确是喝不了酒,一喝酒后身上就有零件出问题,所以才会有人想着用装病拒酒;
(2)开车法:酒后都不能驾车,这是法律规定的,所以用开车为由拒酒也是合情合理的;
(3)考试法:一说马上要考试了,无论是去考驾照还是执业资格考试,或者是单位、专业的考试,毕竟酒后再去考试会影响状态,很多人听到这个理由后也就不会再劝了,对一个上进的人,一般人都不会为难他。
(4)拖会法:这一块更适合当领导的,不适合小兵,因为只有领导才会逢会必讲话,讲话不能讲醉话,重要的工作人员如果带着一身酒气,让领导或者老板嗅到也不好,一般人也不会再劝。
中国式酒文化博大精深,因地域也会有些不同,不要半杯酒下肚,就把各种底都交代的干干净净,新人进饭局,还是尽量多听、多看、少说、少做,千万不要把自己误当主角。
中国式酒局不是关键,关键是看酒局背后隐藏在内心深处欲望的表达,说的俗点,就是通过这个酒局,您想要达到何种目的。
千万不要去当楞头青,更不要去当糊涂蛋,一个处世高手面临各种各样的酒局,一定要能分清场合,“看人端酒杯”,最大限度的实现与交际对象的沟通,使您参加的每一个酒局都发挥出它应有的格局。
作者简介:乐山大佛,CHFP规划师,财经专栏作家。公众号:大佛聊互联网金融(ID:lsdf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