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一代才女林徽因,秀外慧中的民国女子,早已化为历史的传奇。
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不仅仅在于她优雅温婉、美丽大方的外表或者那些传奇的浪漫爱情故事,更是因为她卓然不群的才华。
这位有着卓越才情学识、美丽典雅、才华横溢的世间奇女子,向世人展示了她多姿多彩的传奇一世。
世间女子,纷丽多姿。唯独有她,哀艳如诗。
她是家庭妇女,也是作家;她是两个孩子的慈母,也是建筑师。
诗人徐志摩为她抛弃发妻,哲人金岳霖为她终身守候,建筑学家梁思成呵护了她一辈子。
人总是在不断的错失中走过一生,相伴的人未必是曾经憧憬过的那个人,但仍然要努力地走下去。彼此厌烦并非罪不可赦,只可惜天意弄人,流水落花,造出这么多痴男怨女,不得尽如人意。
林徽因和徐志摩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为了和林徽因在一起,徐志摩不惜抛妻弃子,和结发妻张幼仪离了婚。那个时候还没有离婚这个概念,于是徐志摩成为民国离婚第一人。可是即使这样,林徽因也不肯回头,而是选择了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思成。(因为林徽因不想做“小”,也不想伤害张幼仪,更重要的是梁思成待她极好)
如此有原则的林徽因,难怪可以一生幸福。
终生纷繁,有人过得迷糊,有人生得清醒。有人一生寻找,怅然若失着,有人早早认定今生挚爱,永不放手。世界如此之大,能与挚爱相逢已是不易,有缘相处更是及其珍贵,所以我们都应当懂得珍惜。纵然如此,一路行来,还是太容易与缘分擦肩而过,所拥有的也渐次失去。并非由于不懂珍重,只是缘分的长短大抵已被注定,挽不住的终究是刹那芳华。
该去的都去了,该来的能如期来吗?
在徐志摩爱而不得的感叹:“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的时候,梁思成和林徽因却坚定了彼此共度一生的誓言。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回答他:“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她果然用一生给出了答案!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可人生又怎能只如初见?真爱无悔,无论你我以何种方式对待自己的感情。只要付出过,珍重过,拥有过,便是爱的慈悲。相离亦不一定是背叛,给彼此一个美好的祝福,或许都会海阔天空。
在林徽因这里占上风的始终是理智,她是一个特别清醒、特别从容的人,不会为了某种情绪让自己深深沉沦。面对热烈追求的徐志摩她能决然地转身,面对默默守护的金岳霖她以礼相待,面对丈夫的宽容呵护她也能坦然相告“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她有属于自己的坚持和原则,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所以她能留下许多的瞬间和剪影。才会有那么多人仰慕她,爱恋她,甚至一生一世守在她身边。
这样的女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是一道别致的风景。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一代才女的人生,被季节封存在四月天。
女性常常夸大自己的脆弱,认为自己是一株藤蔓,必须缠绕在一棵树上。其实如果内心强大,女性本身就是一棵树。林徽因用脚去丈量,用心去写作,在忙碌中她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不管身边是什么样的男性,都不必去依附。她赢得了他们的爱和尊重一辈子。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蜡,
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
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
后记:林徽因曾经说过,你若拥我入怀,疼我入骨,护我周全,我愿意蒙上双眼,不去分辨你是人是鬼,你待我真心或敷衍,我心如明镜,我只为我的喜欢装傻一程,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三生有幸遇见你,纵使悲凉也是情。
徐志摩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
感悟:民国才女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最让我敬佩的依然是林徽因。“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她读过的书。”用这句话形容林徽因再合适不过了。
你是人间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