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血瘀)

肝主藏血,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家之所灌注也。血以温升为性,缘肾水左旋,则生肝血,肝血方生,而已抱阳魂,故其性温和而升散。实则直升,虚则遏陷,升则流畅,陷则凝瘀。


盖血中温气,化火之本,而温气之原,则根于坎中之阳,坎阳虚亏,不能生发乙木,温气衰损,故木陷而血瘀。久而失其华鲜,是以红变而紫,紫变而黑。木主五色,凡肌肤枯槁,目眦青黑者,皆是肝血之瘀。而肝血不升之原,则在于脾,脾土滞陷,生气遏抑故肝无上达之路。


肝脾不升,原因阳衰阴旺,多生下寒。而温气抑郁,火胎沦陷,往往变而为热。然热在肝,而脾肾两家,则全是湿寒,不可专用清润。至于温气颓败,下热不作者,十之六七,未可概论也。


血瘀之证,其下宜温,而上宜清。温则木生,清则火长。若木郁而为热,乃变温而为清,而脾肾之药,则纯情宜温,无有二法。以脾陷之由,全因土湿;土湿之故,全因水寒。肾寒脾湿,则中气不运,是以太阴不升。水土湿寒,中气堙郁,君相失根,半生上热。若误认阴虚,滋湿生寒,夭枉人命,百不一救也。


破瘀汤


甘草二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桂枝三钱,丹参三钱,桃仁三钱、炮、去皮尖,干姜三钱,首乌三钱、蒸。


前大半杯,温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精藏于肾而交于心,则精湿而不走。精不交神,乃病遗泄,其原因于肝脾之不升。 丙火下行而化壬水,癸水上升则化丁火。壬水...
    张凌_8148阅读 603评论 0 0
  • 有人问我,学中医要看哪本书,我首选是是《四圣心源》四圣是黄帝,岐伯,扁鹊和张仲景,此书是四位圣人的学术核心,相对于...
    许纲_1e4e阅读 2,582评论 2 1
  • 阳盛于上而生于下,水中之气,是曰阳根。阳气长养,爰生木火。阳性浮动,其根一生,则浮动而新上者,性也,是以木生而火长...
    张凌_8148阅读 487评论 0 0
  • 淋沥者,乙木之陷于壬水也。膀胱为太阳寒水之府,少阳相火随太阳而下行,络膀胱而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相火在...
    中隐山人阅读 1,095评论 0 2
  • 五藏之脉,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胃居沉浮之间。阳浮而阴沉,其性然也。 然阳主降面阴主升,阳体虽浮而内含降意,则浮中...
    张凌_8148阅读 318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