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其实是一种自律

#微写作#第14篇

前几天在写《理性和人性》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理性其实和自律有着很强的关联,或者可以说,理性的基础是自我控制(self-control),而这和我之前在社会认知心理学学习中所了解到的一个科学假说完全相吻合。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律可能只于“做”有关,也就是说,自律是要么是让自己做哪些自己不想做但却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比如说早起、运动等等,要么就是控制自己不做哪些想做但却对自己无利的事情,例如暴饮暴食,熬夜等等。但实际上,自律(也叫自我控制)的范围更广,除了行为上的控制外,它还包括情绪上的控制和认知上的控制。情绪上的控制很好理解,认知自我控制如何理解呢?还是举个我常用的例子——沉没成本谬误,当在一件事情上投入了太多情感的时候,即便我们知道这件事情继续坚持下去是无意义的,我们还是不愿意放手。而认知自我控制指的就是当我们意识和识别到了这种妨碍我们做出理性觉得的原始的思维模式时,能够抑制住内心那种跟随原始思维模式的冲动,而选择更理性的做法。或者用丹尼尔·卡尼曼的理论来解释就是,在系统1产生的冲突与理性选择相违背的时候,能够抑制系统1,选择系统2。

认知心理学家已经用通过实验证明,情绪以及认知的控制使用的都是大脑皮层同一个区域——腹侧前额皮层和背外侧前额皮层,而这个区域就是大脑的自我控制(self-control)中心。所以,无论是我们通过坚持一件小事来训练一般意义上的自律,通过冥想训练自己情绪掌控能力,还是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理性能力,训练的都是大脑中的同一块区域。

最后想说一下理性到底是什么。我们经常谈论理性,理性到底是什么,理性和感性是否是对立的?我对理性的理解是,在明白自己目标的前提下,能够选择那个能够让自己更好达成目标的选择。不过这里还需提到的是,这个目标得是你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而不是社会或者他人强加给你的。有时候感性(其实就是系统1,原始思维模式)能够帮助我们达到目标,例如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依赖的就是那套原始的情感系统,但是很多时候它是一种阻碍,比如各种各样的认知谬误,思维谬误等等。

如何能够提高自己的理性程度呢?1)了解一些基本的认知谬误和思维谬误,2)在生活中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我的目标是什么,这种选择是否有益于目标的达成,有没有陷入一些典型的思维谬误和认知谬误中?理性就如平时我们所谈论的自控力一样,也是可以通过训练来获得,而且你训练的越多,你就越理性。


P.S. 这篇文章会进一步拓展。周日是休息日,不更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学即将结束的日子里,我好像重生了,心以某种方式复活了。 我摆脱了一种错误而软弱的思想。 其实被动矜持的人更容易受...
    落栖公子阅读 2,515评论 0 3
  • 往日看不开想到皈依,今日看开了,方知这才可以皈依,六根未净,何谈修行,看开了,想透了,于尘世中修心可谓人生一场修行
    斜阳里阅读 2,463评论 0 1
  • 第8条:理解“对象等同性”这一概念 1. 对象等同性 “==”操作比较的是两个指针本身,而不是其所指的对象。应该使...
    dibadalu阅读 2,707评论 1 1
  • 在地图上我和X小姐隔着半个中国,某天我在看地图的时候我告诉X小姐。你看,我们隔着半个中国,可是我们却还是依然相爱,...
    送你的情书阅读 3,00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