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打开书房门,就能听到客厅里正在学习的俩宝噌噌地收拾桌面的声音。每次都纳闷。今儿可逮个正着。
过去一看,大宝正在用学习机搜作业题的答案。怕我看到,赶紧手忙脚乱地把学习机藏起来。
我一下火了,脑子里联想到自从上开网课的这一个多月以来,大宝从来没问过我不会做的题,估计都直接去搜答案了。我咄咄逼人地问他你到底在干什么,有没有抄答案?
虽然没有打骂,但是语气非常生硬。说出的那句话里也充满了怀疑和质问。大宝一下就急了,说,你这么凶干嘛!泼妇一样!
听到“泼妇”这个词,简直太刺耳了,我生气地说,你爸成天不在家,你妈我每天这么辛苦管你俩,最后成泼妇了,成恶人了?!好,那我也不管了!
我气呼呼地回了书房,嘭地关上门。
外面静悄悄的。我也慢慢冷静下来。我问自己,我到底为什么生气发火呢?因为大宝用学习机搜答案?还是……然后自己恍然大悟。
我把大宝叫进书房,说要和他谈谈。大宝惺惺的样子。我说,对不起,刚才妈妈发脾气了,因为我听到你说我是“泼妇”,我想到你爸爸每天上班,妈妈这么多天从早到晚照顾你们,很累,还被你说成是“泼妇”,心里特别的委屈。
大宝说,我那是气话,当时很生气,就得说出来才解气,不是骂你的,妈妈你别往心里去。
我心里好受多了,和大宝来了个大大的深情的拥抱。
然后我们开始用第三法解决学习机的问题。我问大宝怎么搜题,是不是直接搜答案写上去。这次我的态度是尊重的,语气也很真诚。大宝耐心地解释说,搜出来的答案是有步骤的,翻一页一个步骤,他看到第一步就会了就不往下看了。
听完我放心不少。
接着我表达了对他们一边学习一边看动画片影响注意力的担心。大概讲了讲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的科学依据。
大宝说,每次他正写作业,小宝在旁边一看动画片他就被吸引了,心里就特痒痒。
然后我们把小宝叫进书房一起商量解决办法。最后大宝自己说,以后上午要全神贯注听课、做作业,下午再阅读、看平板;小宝说,他要学半小时看五分钟,再学,而且课间的时候去别的屋子看,不影响哥哥。
……
情绪真的是个太会伪装的东西,也特别喜欢伪装成愤怒。因为它能把自己武装起来,把心底真实的委屈、恐惧、自卑等等都包裹起来。它也能给对方造成我很强大的假象,试图把对方震慑住。所以我们才容易被愤怒迷惑,而忽略自己内心中最深、最真的情绪。
头脑也真的是个太会玩把戏的东西。眼前的一件事能被头脑演绎出各种版本,关键是自己还信以为真地用这个想象去做出相应的反应。
不去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去听对方的声音,就永远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P.E.T.里的积极倾听技术和第三法解决需求冲突,是我们方便快捷的工具。但知与行的距离却只有靠不断地去实践。
思维引导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德,品德才能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