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金花诗传》是九秋之菊老师的又一部宏大的历史题材小说,故事精彩纷呈,跌宕起伏,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清末明初风月场上赛金花大起大落的人生故事。
苏州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被损友设计引诱上了花船。她挣扎过,但命运之神把她送到天堂,短暂的幸福之后,她跌入泥潭,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屈服于命运,踏入勾栏讨生活。
尽管如此,她人性中的善良,包容,爱国之心却未曾泯灭。
在这部小说里,作者运用了近百首古诗词与赛金花的人生相结合,可谓相得益彰,让这部小说更有意境和升华。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愿,岁岁常相见。”
这首诗词,用在赛金花与洪状元在花船上相识,到结婚的篇章,正映照了赛金花日后和洪状元的美好幸福生活。
“才过笄年,初绾云鬓,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愁一笑,便千金慵觑。常只愿,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己受君恩顾,好玉花为主。万里丹宵,何仿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这首词是宋朝柳永描写一位身陷污泥而心向自由、光明、高洁的不幸歌妓,在无情现实面前,一边厌倦风尘生活,一边对自由生活和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与赛金花“堕入风尘”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十分相似,虽然时代不同,人物不同,但妓女的职业,做妓女人的心态和生活经历却大相径庭。这期间,赛金花遇上孙少堂,杨立山等男人,这些人成为日后赛金花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赛金华对他们都曾有过期许和愿望。
作者巧妙地运用这首词来映衬赛金花在风尘中的生活状况和心境,也反映了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对赛金花的同情。
赛金花的家国情怀
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带给我们的赛金花故事,是在一个宏大的社会背景下的故事。让读者不仅了解了那段历史,也了解了那段历史下的不同人物生活故事。作者通过不同的故事,来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社会底层人物的家国情怀。
赛金花随夫君出使欧洲四国,成为公使夫人。入乡随俗,在此期间,她努力学习西方语言和礼仪,成功地和四国上流社会人士结交,宣传中国文化,让外国了解中国民间文化。赛金花真诚的品质,一流的外交口才,赢得了上流社会的欢迎,并与许多上流社会人物结下友谊。为日后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帮助李鸿章谈判创造条件,奠定了基础。
赛金花虽然生活在社会最低层,但她的爱国心高于一切。义和团运动时,外敌入侵时,她同情,崇拜,支持抗敌英雄;辛亥革命时期,她又不畏危险搭救革命志士。
八国联军侵犯中国时,她利用自己会德国语言的条件,以及当公使夫人时,与德国上层人物的友谊,与德国军人沟通,帮助慈禧和黄帝免受羞辱,李鸿章谈判遇阻,陷入僵局时,赛金花挺身而出,帮助李鸿章破局,让谈判顺利进行,减少国家损失,让八国联军早日撤军做出了重大贡献!
八国联军驻扎北京时,肆无忌惮毁坏北京城,她利用自己同八国联军首领瓦德西的关系,巧妙与之周旋,规劝八国联军行为,救下了无数同胞,也让北京城免受了更惨的损毁。
赛金花的善良与豁达
赛金花一生中的几个重要男人,儿时的伙伴周远一直钟情于她,可她对周远无意。周远后来因对她爱而不能,又让她帮忙求官不得,便对她心生恨意。周远利用自己手中的笔杆子写赛金花的黑剧本,肆意败坏赛金花形象,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赛金花都是无耻下流,卑鄙下作的人。
赛金花对周远的污蔑与报复,赛金花既没有以牙还牙,报复周远,更没有求饶讨好。虽然伤心,但不与之计较,一笑了之。内心的强大与豁达让人佩服。赛金花真正做到了敌人想让我哭,我偏要笑着生活的状况。
不屑与不理才是对周远最大的讽刺。这不仅是赛金花的豁达心胸,更是一种处世智慧。狗咬你一口,难道还要咬回去吗?
孙少堂原本是赛金花在上海开妓院时,请的看家护院的官家,孙少堂确实有这个能力,也为赛金花解决了不少麻烦。但这个人谎言不断,贪得无厌。赛金花在上海被洪状元亲戚和朋友赶出上海时,孙少堂把赛金花哄骗到天津。
赛金花原本想跟孙少堂回天津会过上好日子,谁料想到了天津才知道,孙少堂口中的家境盈实并不存在,生活也是等米下锅的状态。而且一大家人都抽大烟,赛金花大失所望,也看到了这个孙家人的无底洞。她想半夜携母亲逃离,却没想到孙少堂早己看穿了她的心思,日夜守在她的门口。
赛金花生活无着,只好在天津又重操旧业,挣了钱,不仅要养活自己和母亲,还要接济弟弟一家,更要养活孙少堂一家人。
赛金花一生为钱所困,为钱所累。但她又不在乎钱。
年幼时,因为家里等米下锅,不得不走上妓女之路。后来嫁给洪状元,过起了上等人的高级生活,洪状元对她百般宠爱,要什么给什么。可她却一点私心杂念都没有,没有为自已留下一分私房钱。
洪状元在世时,给她的生活有多奢华,洪状元去世以后她过得多悲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抗争过,努力过,希望管家给她洪状元留给她的生活费,也希望洪家能够收留她。可一切努力皆成空时,不得不又走上妓女之路。
孙少堂这个人,丈夫不像丈夫,管家不像管家。一直在私吞她的钱,她都知道,可她又懒得管,不想与之计较。直到她进监狱时,孙少堂趁机卷走她所有的财产和现金,她也没有报官追责。
晚年她贫困潦倒,靠人接济生活,她还依然省下一口饭,救活一只流浪猫。贫困的生活,没有压倒她的灵魂,让她依然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态。
《赛金花诗传》这本书很厚很厚,相当于普通书的三本。作者用大量的笔墨讲述了赛金华从少女到暮年,直至死亡的人生故事。故事丰富多彩,情节紧促,人物故事鲜明,读起来没有冗长重复感,反而爱不释手,急于读完。
赛金花虽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但她有一颗上进,有趣的灵魂。这个灵魂让德国的皇帝和皇后,中国的慈禧和皇帝,以及各文武大臣都能与她开心交流,并赞尚接纳她。
赛金花的有趣灵魂体现在几个方面,穿着打扮上有分寸,谈吐举止文雅大方,丰富的见识上。
在上海开妓院时,上海的恩客们对她的评价是:“不仅有东方女性的柔美,更有西方人的知性。”
赛金华第一次亮相京城官宦人家集会场合的时候,她就成了众人的焦点,在这些众多的女眷中,作者这样描述她:“她的姿色不是最美的,却是最耀眼的,最温柔的,最博学的,最有气场的女神,在那一刻人们忘记了她是一个妓女的身份。”她用她丰富的知识和广阔的见识,得体的谈吐举止征服了一大群地位显赫的官宦女眷。
朝廷大臣杨立山也是赛金华的一个重要恩客,他对赛金华的评价是:“命运给了她什么身份,她都能够承受,但无论是什么身份,他都是那个身份的阶层中最出色的女子”。杨立山后来因政见不同被处斩,赛金花冒死去安葬杨立山,也彰显了赛金花对恩客的有情有义。
李鸿章对赛金花的评价是:“有见识,有胆识,有才情,有勇气;身为妓,品如莲。”
现实生活中,都说入奢容易,入简难。很多人过惯了优越的生活后,一旦落泊后,就不能接受。常常出现抱怨,牢骚,愤愤不平,甚至选择逃避现实生活的状态。
而赛金花的一生也是大起大落的一生,一生经历了多次从云端跌入尘泥中的时刻。面对距大的生活落差,她能淡然地面对这些生活,接受接纳生活给她的磨难。她无论多难,从没有放弃过生活。她说:“活着!无论什么困境下,无论遭遇什么样的打击,我坚挺过来就是为了活着,只有活着才能感受美好,感受苦难,感受真情。”
赛金花生活在动荡艰难的社会环境下,家庭给不了她生活所依,给不了她良好的教育出生,她没有非凡的文化和才艺。但她善于在生活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让自己内心丰厚,大概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吧,赛金花吸引人的更多之处,就是她非凡的见识,和不俗的谈吐举止。
读完《赛金花诗传》,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妓女一生和她们恩客的故事。
作者通过社会底层的一个小人物故事,引出社会大背景故事,可谓以小见大。
人,无论处在什么环境,都要学习文化,人可以处在低处,但思想灵魂一定要在高处。
当思想灵魂有一定高度后,无论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能够做到处世不惊,坦然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