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二】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等价类划分
2. 边界值分析
3. 错误推测法
4. 因果图

一、等价类划分

定义:等价类划分设计方法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可合理假设: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他值的测试)。

确定等价类的原则:

  1.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者是值得个数,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 例如:序号值可以从1到999。
    一个有效等价类:1<=序号值<=999
    两个无效等价类:序号值<1,序号值>999
  1.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是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 例如:在C语言中对变量标识符规定为“以字母打头的”。
    所有字母打头的构成有效等价类
    不在此集合内的为无效等价类
  1. 如果输入条件是布尔量,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 例如:0和1,是和非
  1. 如果规定了输入数据是一组值,而且程序要对每个输入值分别进行处理,这时可为每一个输入值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此外再针对这组值确立一个无效等价类,它应是所有不允许输入值的集合。
  • 例如:在规定教师分房方案中对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分别计算分数,然后做处理。
    四个有效等价类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
    一个无效等价类,即所有不符合以上四个的集合
  1. 如果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的),和若干无效等价类(以不同角度违反规则)。
  • 例如:在C语言中,规定“一个语句必须以分号‘;’结束”。
    一个有效等价类:以“;”结束
    若干无效等价类:以“;,.”等符号结束
  1. 如果确定以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中的处理方式不同,则应将此等价类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等价类。

每一个无效等价类至少要用一个测试用例,否则就有可能漏掉某一类错误,但允许若干个有效等价类合用同一个测试用例,以便进一步减少测试次数。

确立测试用例原则:

  1. 为每一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
  2. 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的覆盖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直至覆盖所有的有效等价类。
  3. 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直至覆盖所有无效等价类。

二、边界值分析

采用边界值分析法来选择测试用例,可使得北侧程序能在边界值及其附近运行,从而更有效的地暴露程序中潜藏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该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该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其次,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基于边界值分析法选择测试用例原则:

  1.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得范围,应取刚达到这个范围的边界值,以及刚刚超过这个范围边界的值作为测试输入的数据。
  2.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应取最大个数、最小个数、比最小个数少一、比最大个数多以的数作为测试输入的数据。
  3. 如果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的输入域或者输出域是有序集合,则应选取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用例数据。
  4. 如果程序中使用了一个内部数据结构,应当选择这个内部数据结构边界上的值作为测试用例。

三、错误推测法

错误推测法发是根据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四、因果图法

因果图法是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利用因果图生成测试用例的基本步骤:

  1. 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果,并给每个原因和结果赋予一个标识符。
  2. 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的语言,找出原因和结果之间,原因和原因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些关系,画出因果图。
  3. 在因果图上用一些记号表明约束或限制条件。
  4. 把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
  5. 把判定表的每一列拿出来作为数据,设计测试用例。

因果图法适用于被测程序具有多种输入条件,程序的输出有依赖于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的情况,因果图一种简化了的逻辑图,它能直观地表明程序输入条件和输出动作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第一列字符必须是A或B,第二列字符必须是一个数字,在此情况下进行文件的修改,但如果第一列字符不正确,则给出信息L;如果第二列字符不是数字,则给出信息M。

解:

  1. 画出因果关系表和因果图。


    因果图
  1. 根据因果图建立判定表。
    按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产生对应的动作。原因1和原因2不能同时成立,故可排除这种情况。
    从判定表可设计出测试用例:6个测试用例是所需的数据。
判定表

五、测试方法的选择

  •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
  • 必要时用等价类划分法补充测试方法
  • 必要时再用错误推测法补充测试方法
  • 对照程序逻辑,检查已经设计出的测试方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等价类划分方法: 一.方法简介 1.定义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
    繼續hug阅读 5,650评论 1 16
  • 1.测试与软件模型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指的是软件开发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性框架。软件项目的开发包括:需求、设...
    Mr希灵阅读 22,050评论 7 278
  • 1.测试与软件模型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指的是软件开发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性框架。软件项目的开发包括:需求、设...
    宇文臭臭阅读 6,761评论 5 100
  • 测试用例的设计是测试实现阶段的核心工作,也是指导如何执行测试的基础。 测试用例(Test Case)是为某个特殊目...
    倔强的潇洒小姐阅读 8,999评论 1 21
  • 相关文章: 《再说说APP测试设计-1》《再说APP测试设计-2》《关于ad hoc test》《干了这碗蛋炒饭 ...
    慧众rodman阅读 3,291评论 1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