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11月25日开始,个人养老金制度已经试点两年了。
每年我们有最多1.2万元的额度可以存,这一部分就可以不计入收入,到了第二年的3月到6月,我们可以在报税的时候把这些钱作为税前扣除,这样税负就轻了,收入越高的人省下的税就越多。
能省税是挺好的,但是存入养老金的钱有个很大的痛点就是可投资选择余地少。在2022年11月发行了一批专门针对养老金的基金产品,然而这些产品的表现实在差强人意。2年时间到目前平均涨幅为0.93%,还不及存定期的利息。表现最好的是兴证全球安悦稳健,成立以来回报率9.58%,最差的华夏养老则亏损15%。
现在,这个制度在12月15日推广到全国了,并且增加了85只基金产品进入个人养老金的投资目录,自此养老金投资范围多样化,也算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了。
从公司来看,产品入选数量最多的是易方达基金,多达11只。其次是华夏基金,有9只指数产品入选。排在第三的是天弘基金,有8只指数产品在列。
从指数标的来看,入选产品数量最多的是沪深300,多达21只。其次是中证A500,有19只产品在列。此外,中证500也有14只产品入选。
重点是里面有7只红利指数产品,这些主要是关注那些长期分红并且分红比例高的上市公司,投资这些指数能给我们带来稳定的分红,还能分享公司长期业绩增长的收益。
红利指数的投资体验要优于单纯投资指数基金,今天就看一下这些红利指数的具体情况:
这7个基金都是2024年12月13日成立的,末尾带了个"Y", 从基金净值来看,就知道并不是个新基金,而是从母基金里分离出来的特供养老金买的专用基金。
综合费用来看,费率比较低的是嘉实,易方达和华泰,它们的管理费均为0.15%,托管费0.05%,申购费0.6%。
而大成,富国和创金合信家的费用较高,富国的管理费0.6%,托管费0.1%,申购费1.5%,是这几家里最高的。原因是这个富国是唯一一个红利增强型的指数基金,而别家只是被动型指数基金。
至于如何筛选,还是要从它们的A类母基金着手,看一下母基金跟踪的红利指数和业绩情况:
这些基金中有3个跟踪中证红利,2个跟踪红利低波,还有一个300红利低波和一个红利低波100。
其中嘉实,易方达,天弘和华泰柏瑞都有场内交易的ETF产品。
我们之前文章分析过,红利和低波双重buff的指数效果要超过单纯的红利指数,那我们就对比着几个基金的母基来具体看一下它们这些年的业绩情况:
入选产品数量最多的沪深300指数这些年的表现很一般,在红利指数面前就是垫底的份。
分年度情况列在下面表格里:
为了方便比较,我把老一批养老基金里表现最好的兴证全球安悦稳健基金也放进去了,从成绩单上看明显是不及红利类的基金。
总体来看,创金合信红利低波与华泰柏瑞红利低波的成绩最好,近5年的回报率分别是99%和80%,而这两家跟踪的指数都是红利低波指数。
排在第三和第四的是天弘红利低波100和沪深300红利低波。
可见位居前列的都是红利加低波双重buff的指数基金。
最后3名是跟踪中证红利的基金,成绩来看,易方达红利>大成红利>富国红利增强。
再看一下风险,下图是近5年的基金回撤曲线图:
相比沪深300动辄40%以上的回撤幅度,红利类基金的回撤明显要小的多:
回撤程度上来看,红利低波类基金的回撤要小于单纯红利类的基金,回撤最大的红利基金是那个富国红利增强,最大回撤18.5%。
富国红利增强基金收费不低,成绩平平,回撤还大。不过也并非一无是处,它的分红挺大方,基本每年都会有分红,自打成立以来累计已经分红1.812元。
此外华泰柏瑞也是个分红积极分子,今年已经分红12次,基本每个月都有红利可拿,今年已经分红0.13元,相当于股息率超过了7%。
不过话说回来,基金分红其实也就是左手倒右手,意义并不大。我把这些A类基金的分红情况也列一下,大家做个参考:
根据以上的数据,大家在选择养老基金的时候心里应该有杆秤了吧。
最后提醒一下,现在各个平台的基金申购费都有打折,包括养老金在内的基金多数能到1折的水平,所以大家在申购的时候要选对平台,不要用原价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