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表现诚意,先要在此说明,这篇短文没有任何技巧与经验,有的只是絮语和忏悔,明乎此义而仍愿意一读,我就默认你不会用埋怨的语气把我算作一个标题党了。
倘若在如此秋爽季节的清早上,你在公园的长凳上闲坐着晒太阳,旁边恰有一人,凝神捧卷,面带微笑,一页页翻过去,还频频点头。你瞥见那书的名字,恰是你感兴趣的一部佳作,于是不揣冒昧,和他攀谈起来。
这一谈不得了,你发现他信口说来,引经据典,点剖线引,见解不凡,你静静细听,心中竟生出一点佩服来了。稍一打听,原来这人是附近学校里的语文老师,于是你心中难免会呼一声:怪不得怪不得!同时你还要羡慕他的学生:跟这样的老师学语文,才真是有意思啊!
如果你真的是这样想的,我却不免要出来泼一盆冷水:未必,未必。
大约我们很多人,都觉得当好一个语文老师,最要紧的是功底深厚,试想,一个人胸中有无量墨水,弹拨一点,学生岂不是也受用无穷了?只要一个人本身有些学问,又能剖析演说出来,难道还不足以把学生教出些成效来吗?
我们有许多语文爱好者,大约正是抱着这一种想法,热气腾腾地投入到语文教学中去的,他们的理念,不外乎是要把“我会的”“我懂的”,教给学生,让“你也会”“你也懂”。
于是课堂的情形常常是这样的,教师引经据典,横剖纵析,面面皆及,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一脸钦服,不明觉厉:“老师懂的好多啊……咦,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
稍好一些,则课堂上会多一些问答,多一些互动,中规中矩,学生也能学得会,老师也演说得畅快,然而这些东西,终归是老师的东西。
要知道,我上面所说的情状,已经是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相当不错的语文老师了,至于胸无点墨、言语无趣、形体木讷、照本宣科之流,并不在我讨论范围之内。然而即便如此,就够了吗?
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是这样的:
“懂了吗?”
“懂了。”
“好,我接着讲。”
但我想,活生生的语文,是一代一代都要生长出新东西来的,因而应该是这样的:
“有意思吗?”
“有意思。”
“好,琢磨去吧。”
所谓功底不错的语文老师们,他们的功底、他们的兴趣是哪儿来的?恐怕不是他们的老师口耳相传的,而正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如今自己教学生,难道还指望学生靠着“我说你听”就能成效斐然吗?
对于绝大部分小学生、初中生而言,与其“听你分析”,不如“一起感受”。美妙的语文课堂不只是一节课,而是一种环境。其中要义,有如诗歌之“共鸣”,老师对于语文的文本、情境有其独特的感受,而将这种感受设计出气氛来,使得学生也在过程中迸发出真真切切的感受来。因而语文老师的功底还是其次,“感受力”是最要紧的。
两年多来,在教育落后之处待得久了,于是发现,有许多“条分缕析”的东西,与这里的学生是很难说通的,但唯有一件,无论何处的学生,都各有千秋,那便是他们的感受力。我在这里遇到的那些真正优秀的语文老师,常常是从这里着手。他们本身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又以精巧的构思,将课堂的主题、常规,与语言的学习、事理的传达,都结合在一处,架设出有趣的情境来。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则常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去类比引导,以增进其思考。
我如今明白,教语文一定要用心费时,却不能用力过度。用心费时,是为了更多地感受学科与生活的联系,而设计出使学生更有感受的课堂。但这样的课堂,是要留些空间给学生自己琢磨的,一旦刹不住车,把东西都讲透了,学生反而意兴索然了。
因而那些自身功底很好,学生却鲜有所成的老师,问题常在两处,或者懒得用心设计,或者过于透力分析。迷信功底,不免教无所成。
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当然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然而归根到底,总是对语文失去了兴趣。他们把眼前这离他们很远的“语文课”,误以为是语文的全部。而事实上,我们自己在这样的课堂中长成,也总不由自主地以为语文就是“讲述的语文”“文本的语文”,而忘却真正让我们一直兴趣盎然的,是“感受的语文”“生活的语文”。
我在两年前选择教书,颇有一部分原因,是冲着教语文而来。我常对人说:我从小在语文当中获得乐趣,便希望孩子们也能感受到这种乐趣。我从小觉得语文课堂太过无聊,便希望我的课堂是有趣的。我从小见过太多人对语文失去兴趣,便希望我的学生能对这门东西,自发地生出兴趣来。
然而事到如今,我常自思惟:我一腔热情而来,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讲述语文”的愿望,还是真正想在学生心中立起语文的生机来?这二者当然可以是并行不悖的,但孰先孰后,颇为要紧。
朋友们与我交谈,见我懂得几句诗歌,掉得几个书袋,又能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于是东传西传,或以为我是个不错的语文老师。然而我终于要承认,我在这两年之中,用心不多,感受不深,惰性所侵,惯性所逐,真正上得像样的语文课,毕竟少之又少。我想到从前那些墨成少变的模式与敷衍而过的课堂,心里是很后悔的。而这种后悔,大概在最初凭借所谓“功底”而自以为是的时候,便已埋下了。
我们应当给予学生的,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而该是胸中自发的热爱。好的语文老师,是能让学生浸染在这种对语文的热爱里的,这需要的并不是多么深厚的功底,而是始终不息的共情感受。
倘你将来在公园又遇到一个侃侃而谈的家伙,别急着在心里认准他是个不错的语文老师。没有学生在场,谁也说不好,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201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