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已有多久没有安静地看完一本书了,在这个物欲横流极度浮躁的社会,手机网络飞速发展,想要寻找一片心里的净土,真的很难。
街头巷尾大人孩子都是捧着手机、平板做“低头族”,人人都在填充“快餐品”,能低头专心读书之人可谓是凤毛麟角了。
毛爷爷年轻时候还专拣闹市读书来锻炼自己的心性呢,现在的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不进去书呢?更别说于闹市中读书了?
中国人口在世界排名前列,但我们的国民阅读率却远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尽管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提倡全民阅读,国民阅读率就所提升,但依旧差距很大。
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是以色列人,人均每年读书64本,以色列的犹太人更甚,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他们被称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并不是没有道理。
这个民族哺育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柴门霍夫和门德尔松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出版了名著《圣经》,在历届诺贝尔奖中占有惊人的比例。事实证明,想要变聪明,真的是要多读书啊!
现在的我真的是特别回味以往手机只是用来接打电话,电子书不知为何物的时代~可以让人纯粹的看会儿“真书”。电子书固然有他的便利之处,但正是它的这种便利改变了读书原本的味道。
看书如同品茶,翻着书页如同轻抚着茶杯的温度,逐字逐句阅读的时候如同在嗅着茶的香气,书读进去如同把香茶喝进肚子里,既暖胃又养心。
但看电子书我总感觉是在吃快餐食品,简单方便易饱却没什么营养。直到现在我都不喜看电子书,因为在我一页一页翻读的时候,就好像是与书在对话,能感受到书的灵魂,但在看毫无生机的电子书时,就好像是在触碰一台冷冰冰的机器,这样如何能达到思想的交融与碰撞呢?
我的真正的读书生涯始于从初中毕业的那年暑假,那两个月我几乎看遍了琼瑶所有的小说,连厚厚的《红楼梦》《平凡的世界》我都啃了下来。那时候买不起书就租书看,一天两毛钱,有时候一天看一本,有时候一天两本,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看书,时常有大快朵颐般的酣畅淋漓之感。
上高中的时候课程紧张,没时间看闲书,偶尔花个3块5买个《青年文章》《读者》之类的来看看,跟现在买支口红一样开心。那个时候郭敬明、韩寒正火的一塌糊涂,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刚出那会儿,我硬是从牙缝里挤出十多块钱买了本,实在等不到课下看,就硬着头皮在课堂上看,结果是在数学老师的课堂上边看边哭,我还坐到第一排,当时老师一定觉得我是个神经病~
上大学的时候我时常在图书馆一泡一大晌,翻阅各种醉生梦死的书籍,有时候坐到寝室床上都能一晌看本小说还不耽误吃饭。大学课程轻松,我真的是在各类书籍的海洋里畅快的游来游去,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我都通通收入脑中,精神食粮极度充实。
参加工作后,手里有点闲钱就开始买书看了。看到喜欢的书就先买回来再说,甭管看不看,但就看着书架上摆着的一摞摞的书,内心成就感极大,觉得自己是个大富豪~偶尔也会寻个闲功夫,靠在飘窗上读本书,觉得自己颇具内外兼修之美。
无奈好景不长,孩子到来之后,我看书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加之工作越来越忙,手机功能越来越多,导致后来我竟不能完整地看本杂志上的短篇文章了!前段时间下定决心啃了《白鹿原》,居然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才磕磕绊绊的读完~
想当初我可是半天时间看完一步大部头呢!终是被凡尘俗世所绕,竟无法安心地读本书了!
那段网络不发达,穷的连手机都没有的上学时光,为我创造了一段多么美好的读书时光,让我汲取了大量精神食粮,这是现在用什么都换不来的宝贵财富啊。
现在的我,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间大书房,就像《自来星星的你》里面都教授的书房那样,四面环书,有舒适的沙发,可以让我泡杯清茶,在静谧的环境中,或坐或躺,舒舒服服的读上一本书,需求心灵上的宁静。于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极致的享受了~
可是书房环境很容易打造,不知当初读书的心境还能否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