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寄书(110)米香

2018年10月14日 周日

亲爱的L:

我确实对细腻生动的文字描写着迷,比如我手机上的印象笔记里有很多对购物场景的美妙文笔的摘抄,我也常被古诗词那些精妙的文词所打动。这种欣赏带来的精神上的喜悦,真是任何物质也无法比拟的。

像唐朝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我极喜爱“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比引用更多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更有意境,每每让我玩味良久,想到它,心情抑郁时也会豁然开朗:毕竟人的一生要努力去追求这样一种状态,开阔,乐观,从容,大气,夜将尽了,海上的红日总归会出现;一年年过去,江上春景从不会迟到,它们追赶着,奔腾着,没有止息。虽是残夜、旧年,让人有一点萧瑟感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往事如烟,人生海海,总是充满希望的。

某天看到一段不知名的文字,描写10月份稻米成熟:“金秋十月,稻谷飘香,蟹肥菊黄,物类丰穰,正是购入新鲜米的最好时机。”“在一天最热的时段里,稻穗的每朵花能开10分钟到2个小时的。这个时候,如果你正好处于稻田的下风处,就会闻到一股微妙的甜香味儿---在厨房里煮米饭的时候,你会闻到类似的味道。”

这样的文字将稻米的温柔香糯写到了骨子里,让我想起小时候没有电饭煲用灶炉煮米的情形,当季的新米入水煮得半熟,用手一捏,米芯还透着一点骨,就可潎米出锅了。米汤滤出盛在锅里,米饭用纱布铺在屉子里上锅隔水蒸20多分钟,那股特有的清香飘出来,一直飘在厨房里,吸引着下学的孩子一进门就奔进厨房舀一勺米汤忙不得地喝下肚去,米汤皮厚厚地沾在嘴角,就像现在吃的什么名贵甜品。那时的新米是用手工打的,打得不彻底,还有米花头,煮出来的米汤微微透着一层绿,是新米特有的,喝起来又酽又厚。现在的米都用机器打,加工得太精细,已没有米花头了。人们也都用上了电饭煲,喝米汤成了很奢侈的事。而我现在淘米时,做饭时,仍然喜欢闻那股温润清香的稻米味道。那是小时候下学回家路上最挂念的味道。

祝你安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时候总觉得自己很特别,想到未来,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长大后渐渐认清,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身材不比别...
    陈小柒1128阅读 1,807评论 0 19
  • 她再一次看到他,是在阿辉送她去车站的那天早上。 当时她正被阿辉牵着走向车站。阿辉一手拿着她所有的东西还...
    喃风阵阵阅读 1,345评论 3 1
  • 我想说,李白醉酒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英勇,境况日下的杜甫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仁善,诸事不顺...
    littlegirls阅读 1,930评论 0 0
  • 思维使人类独一无二,但人毕竟是有缺陷的生物,他的思考即使是随机的,也不能否认这些活动都源于以往他所接受的一切,所以...
    从黄昏到黎明阅读 2,953评论 0 0
  • 自从2011年我国最先进的“黑丝带”歼20隐身战斗机“官泄”面世开始,到2016年珠海航展的正式公开亮相,“...
    谭岗阅读 12,656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