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几乎每个人都受到过拖延的困扰,类似下面这样的抱怨,经常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听到:
“明明知道那么多事情堆在眼前:摊开的文件、散乱的衣橱或者只是一个该打的电话、一封该发出去的邮件,还有自己焦急不安的小心脏,我们还是边咬着手指甲边想,再待一会儿,就一下下……”
“我每天都很焦虑,惦记着要做的事,然后却不停地刷微信、微博、朋友圈,逛淘宝直到半夜,怎么办?”
豆瓣上有一个名为“我们都是拖延症”的小组,小组成员用文字宣泄着拖延带给他们的痛苦、悲伤、忏悔、无助以及绝望:“拖延症,我想流泪”,“真的没有救了吗?”诸如此类;更让人惊讶的是,小组成员以每天30人的速度在递增。
网上有本名叫《拖延心理学》的书,从心理学角度,对拖延问题进行了非常深刻的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我们都是完美主义者,希望能做好,却害怕失败,所以迟迟不肯迈出第一步。
拖延源于厌恶和憎恨。如果我们讨厌某个人、某件事,可能对于这个人和这件事消极怠工,作为另类反抗的一种形式……
克服拖延的第一步:
请摒弃你对拖延的恐惧、羞耻、担忧以及自我憎恶,只有在宽容乐观的态度和心平气和的情绪下,你才能看清自己为什么会拖延,才有可能让拖延之手从你的生活中松开!
讽刺的是,书中给出的这个“第一步”本身,便足以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裹足不前、继续拖下去:
天哪!要摒弃对拖延的恐惧、羞耻、担忧以及自我憎恶,在宽容乐观的态度和心平气和的情绪下,看清自己为什么会拖延——这实在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很抱歉,我做不到,还是让我先玩玩游戏、刷刷朋友圈、看看大片、抢抢红包、瞧瞧八卦新闻,或是吃点东西吧……
和心灵鸡汤一样,心态调整法听起来头头是道,实际用起来却是:然并卵。
真正能够让我们战胜拖延、快速行动起来的妙招,是什么呢?
【02】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负面偏好”(negativity bias),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厘清和解决这个问题。
“负面偏好”,指我们通常对坏事情关注更多、印象更深。一句坏话,需要五句好话才能抵消。平时我们的积极和消极情绪的比率至少要在3比1,我们才会感觉正常。也就是说:一旦消极情绪超过1/4,我们就会感觉难受——这也是我们经常会觉得“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的原因。
正如俗语所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我们对坏事的“偏爱”,远远超过好事。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对于我们尚在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祖先来说,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生存风险无时无处不在,而消极情绪可以促使人产生对抗、躲避、逃跑等行为,有利于求生,所以被一代代的自然选择保留了下来。
简单地说,就是:
虽说“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但人们“避害”的动力,要比“趋利”的动力强大得多。如果要量化的话,“避害”产生的动力,大概是“趋利”的三倍及以上。
由此,我们也就明白了:
我们拖延干的事,无论是职业上的、兴趣上的、梦想上的,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当下为之所付出的代价还不够大。
让我们关注养生和健康的,通常不是对晚年神清体健的向往,而是突然降临的疾病;
让女人们关注美容的,通常不是“今年20、明年18”的诱惑,而是脸上悄然出现的痘痘、斑点和皱纹;
让男人们努力打拼的,通常不是功成名就后的志得意满,而是心中女神毫不留情的拒绝和轻蔑的眼神;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一直鼓励男生勇敢地向自己心仪的女孩表白:如果成功,可以谱写一曲美好的青春恋曲;如果失败,可以激发一段彪悍的“吊丝”逆袭——如此两全其美之事,为什么不去做呢?)
让你下决心放弃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工作的,通常不是离开后的海阔天空,而是每天原地踏步的失落和巨大无价值感的煎熬。
所以,要想让自己行动起来,最有效的办法,是让自己立刻、马上就付出足够大的代价,让自己不得不为了“避害”而奋发图强。
【03】
想翻过前面的那堵墙?先把你的帽子扔过去。
想减肥?狠狠心买下那条巨贵巨漂亮、而你死活穿不进去的裙子吧。
想养生保健?经常去医院的重症病房走走、看看,感受一下。
想学英语?去考托福、GRE或雅思;
想学会计?去考CPA(注册会计师);
想学法律?去考司法考试;
想学金融?去考CFA(金融分析师)……
总之,不管你想学哪一门专业技术,报名参加过硬的资格认证考试,同时再报个贵点的考前培训班,让自己立刻、马上“出点血”,绝对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方法。
想嫁人?先从父母舒适的房子里搬出来吧。你日子过得那么爽,怎么可能有动力结婚?
想找工作?那就更简单了,坚决拒绝父母或他人的经济支援即可。你吃喝不愁生活无忧,怎么可能乐意朝九晚五地去上班?
想写文章?想早睡早起?在微信上参加相应的“付费打卡”活动,完不成任务银子全部上交(分给完成了的人),绝对比你每天给自己打鸡血要有效得多。
想出书?先跟出版社把合同签了再说!
以我自己为例:我在出版《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一书之前,曾经想出书想了很多年,但一直没什么头绪;签合同时因为心里没底,交稿期定的是半年。但事实是:签了合同之后,我也不知哪儿来的灵感,很快就有了总体思路,不到两个月就完成了初稿。
想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在确定生活无虞的情况下,先把手头这份看不到上升空间的工作辞掉再说!
还是以我自己为例,在老公明确支持我追梦之后,我马上递交了辞呈;然后,我就看着曾经以为遥不可及的梦想,一点点在眼前展现。比如我一直期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工作21年都没有完全实现,在决定辞职之后,也不知怎么回事,突然一下才思泉涌,每天都有无数文字从心底喷薄而出,不吐不快、不写不行。
……
总之,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说——
“人都是逼出来的"。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生于安乐,死于忧患,所以,当面对压力的时候,不要焦燥,也许这只是生活对你的一点小考验。相信自己,一切都能处理好,逼急了好汉可以上梁山,时世造英雄,穷者思变,人只有压力才会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