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

多语译红史,线上展精神

近日,由曲阜师范大学译韵黄河文旅知行实践队主导策划的多语种红色文化线上特展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正式启幕。该展览以“红色基因双螺旋赋能模式”为理论框架,创新性结合外语专业跨文化传播优势,不仅实现了红色文化的数字化利用,更打造出可复制、易推广的红色文旅升级路径,为革命老区资源转化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双螺旋驱动,构建红色传播生态闭环

在红色文化梳理方面,实践队对吕梁地区革命遗址相关的口述史料进行了采集,并完成档案数字化整理,为展览提供了丰富素材。内容呈现上,实践队通过中、日、英多语种翻译及线上场景还原等方式,将“晋绥边区抗战故事”等核心内容转化为线上互动活动,使静态史料成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动态文化体验,实现从“资源沉淀”到“价值再生”的跨越。

外语赋能,打通红色文化国际传播链路

作为展览的核心创新点,外语专业师生对红色史料进行专业翻译,破解了红色文化“国内热、国际冷”的传播瓶颈。同时,实践队创新采用“历史语境注释+文化意象对照”的翻译策略——如将吕梁精神中的“顾全大局”进行转译时,同步附上晋绥边区支援前线的史实案例,帮助国际受众理解文化差异,精准把握精神内核,为红色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尝试。

标准化输出,打造可移植的文旅升级方案

展览以“红色基因双螺旋赋能模式”为指引,深度提炼吕梁精神等红色内核的共性价值,制定涵盖史料数据库建设、多语种翻译及线上展览的传播体系,为红色文化的高效传播与数字化展览筑牢根基。此外,实践队深入挖掘当地的革命历史事件、英雄人物事迹等故事,融入本土革命故事与红色文物,详细讲述他们蕴含的革命故事,有效地扩大了红色文旅资源的传播范围。

本次线上展览推动吕梁红色史料实现了多语种数字化转化,为革命故事跨文化传播注入了青春力量。未来,实践队将进一步联动线下资源,开发多语种文创推动线上传播与实地文旅融合,助力革命老区资源转化。

通讯员:张栢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双语课堂“译”烽火,青春执笔映丹心 2025年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译韵黄河·文旅知行实践队于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
    ncj三拾壹阅读 23评论 0 0
  • 青春译码红色基因 实践问道二七经验 2025年7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译韵黄河·文旅知行实践队赴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
    ncj三拾壹阅读 37评论 0 0
  • 第9期印证班二大组第7小组优秀功课推荐 学习班长:吴自霞 检视班长:翁艳晶 学习委员:梁 伟 检视委员:熊书晓 学...
    夏雨Vivian阅读 14评论 0 0
  • 让历史的回响,穿透时代的喧嚣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仍有余温。”当电影《南京照相馆》以影像为笔,勾勒出南...
    一颗草籽阅读 24评论 0 0
  • 【体系总纲】 禅创诗学体系简称禅创诗学,是由“子乐禅诗”衍生出的诗歌创作艺术体系,学术命名“禅创诗学”作为简称,别...
    子乐禅阅读 3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