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实践_分享四

        管理者的目标的确定,要做到“向上沟通”。即书中所述“每位管理者的目标必须根据他对上级单位的成功所做的贡献来决定。”这就需要有一种良好的沟通途径,使得上级能得到下级管理部门的意见反映。

      两种误导管理者的重要因素:管理的层级结构和因愿景和工作上的差异,导致各级管理者之间产生隔阂。各级管理层由于思考角度不同,常常会造成对企业利益损害很大的事情。书中的盥洗室破门之斧的例子,就体现了由于管理层之间思考的层次差异,造成了“奖励错误行为,惩罚或抑制正确行为”的事情的发生。因此为了实现企业的高效能,必须做到将各管理层的愿景和努力导入一致的方向。管理者的目标既要有自己的方向,也必须对企业的整体目标有所了解,使各部门之间达到很好的配合,发挥大功效。

        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在于,我们能够以自我控制的管理方式来取代强制式的管理。

      管理者必须管理,阐述的是:管理者应该了解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及其幅度、职权和与上司之间的关系。

      管理者的工作范围和职权应该尽可能宽泛。企业要求管理者本身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其创造性,以其上司指导和控制为前提。若过严,则失去了他的自主性。因此,除了明确绩效和目标外,上司不应对下属管理者过于严格。我们在企业里经常看到,高层领导专注于最末端的细节,而忽视全局和战略。虽然说细节决定成败,但那是指工作方式,并不是指管理的幅度和跨度。

        管理者和下属的关系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上对下的监督。个人感觉很多企业都是无限放大了监督,而缩小了责任……靠压力进行管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会增加问题反弹的风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