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了!违反限购、限贷政策借名购房,风险太大了

想买房,限购了;想贷款买房,限贷了。怎么办?是否想过借名买房,那么,小心了,借名买房风险无处不在。


借名购房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归纳起来,应该有一下三类:

第一,具备保障性住房、拆迁安置费等申购资格等人因多种原因不愿意购房,将申购资格转让给他人,所购房屋仍等登记在其名下。

第二,为逃避债务或隐匿财产,将房产登记在他人名下。

第三,在房地产调控政策背景下,购房人为规避国家限购、限贷政策,借用他人明细购房。


然而,随着房价上涨过快,房屋升值空间增大,当实际购房人提出将房产过户至 其名下时,出名购房人可能主张双方并非借名购房关系,而是借贷、赠与、委托或其他关系,从而达到不将房产过户给实际购房人名下的目的。

本文要聊的是第三种情形下,实际购房人的风险。


在司法实践中,一般而言,借名人主张确认房屋归其所有或者依据双方之间的约定,要求将房屋登记人将房屋转移在自己名下的,或者诉请确认房屋归其所有地,法院一般很难予以支持。

法院不予支持的理由也很简单,双方当事人的行为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为什么?

我们可以想,在衣食住行中,最难实现的住,而中国人的住,更多希望是住在自己的房子中,而不是租房居住。

因此,住房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既是经济问题,又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加大了居民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难度,增加了金融风险,不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房产限购、限贷,是限制各种目的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的重要举措,是遏制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高过快的重要性政策措施,体现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因此,在违反限购、限贷政策借名购房的情况下,一旦实际出资人主张房屋归其所有,法院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确认双方之间协议无效将成为必然。此时,对于实际出资人而言,其购房的出资,可能就变成了与出名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本想投机买一套房,最终的结果却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论我们如何逃避,如何改变,孤独总归是伴随我们,如影随形
    将孤独喂饱把回忆埋好阅读 236评论 0 1
  • 中国的毛笔书法具有独特的韵味与特别的技巧,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目前许多老年人也爱好书法,用来消磨时光。国内有心理学家...
    周樣阅读 726评论 6 3
  • 有朋自远方来,想好好当面聊下,也是疗愈过去的印记。
    心灵的笑声阅读 93评论 1 5
  • 远方的情人呵 我在眺望着你的山河 听着你最爱的诗歌 想着我最爱的人儿
    陶一丹阅读 93评论 0 0
  • 如果全世界在说谎 那我且相信也无妨 他说天才是另类 那便假装不效仿 连同天赋埋葬在 学校大纲的教条里 如果哪天他再...
    柚宝妈咪阅读 29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