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总有些朋友,遇到困难或心情不好时,就过来找我狂吐苦水,最后差不多都是这样一句话
“哎,其实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啊!”
这句话简直要把听者说话的欲望都给扼杀掉了!
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不过,我今天就想好好诊断一下“做不到”症候群。
经临床检查,发现以下症状:
症状一:动机不明
“我知道一天之计在于晨,要想做好时间管理,应该要坚持早起,充分利用早上的时间,可我就是起不来啊……”
如果你只是为了早起而早起,根本不知道起床后该做点什么,那请你快回被窝吧!别浪费了大好的时光!
近一年兴起很多早起打卡群。
有的很简单,没有限制,只要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时间段点击一下,就代表自己起床了,至于起床后做了什么没有人关注。
有的打卡群,设置了红包惩罚机制,一点点金钱刺激估计对还在生存期的职场小白会比较有效,但完成的还只是早起这一个动作,早起后做什么依然没有人关注。
这两种群,坚持成本较低,对参与者的自律性要求较高。
如果你对晨起生活完全没有规划,每天早起后的无所事事,或者什么都想做一点的焦虑,会迅速磨灭你早起的冲动,直接扼杀在被窝里。
因此,开始早起计划之前,请认真思考“我为什么要早起?早起后要做点什么?”
还有一种主题早起打卡群,比如英语早读打卡、读书会早起打卡群等,每天早上要在特定的时间完成特定的主题任务,如果坚持不下来,抱歉,直接请出群。
我比较建议在培养早起习惯的初期,参与这样的晨起打卡。
理由有三:
一是,早起后的时间安排已经提前确定,免去自己思考做什么的焦虑,机械化的执行便于习惯的养成;
二是,早起后的学习内容固化下来,这个积少成多的过程,易于在短期内收获坚持的成果,而这正是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三是,惩罚措施是“直接请出群”,不知道从何时起,与并不高昂的金钱成本相比,“丧失参与权”已经成为大家更为看重的“成本”。“我可以给大家发红包,但不能不带我玩!”
症状二:畏劳情结
“我知道坚持写作对于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很有帮助,但我写了几天觉得没啥进步,就坚持不下去了……”
如果你期望通过三五天的坚持就能取得别人坚持一年的成果,那请你现在就放弃吧。
小时候就听过这样的歌词“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步入社会,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也认识了越来越多很厉害的人,他们每个人的经历都证明成功没有白来的。
坊间流行一句话“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别人比你强,而是比你强的人比你还努力”。
很崩溃吧!
不过,这样的绝望没有任何意义,你该知道的是“正因为他曾经比你更努力,现在才会比你强。”
你至少可以从他“曾经的努力”做起。
对于立志成为“斜杠青年”的小伙伴们来说,秋叶大叔、简书一哥小六、“职场充电宝”公众号创始人阿何、坚持星球球长龙兄等等都是如雷贯耳的风云人物!
光彩照人的成绩背后,大神们无一例外的披露了自己悲催、艰辛的奋斗之路。
哪怕是风生水起的现在,他们依然是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的奔波。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更没有随随便便就可以保持成功!
所以,眼睛可以看得很远,但脚步只能在眼前。
在万米比赛中,如果你连第一个100米都完成不了,那就请你走上看台,做个称职的观众吧。
症状三:突破焦虑
“我知道掌握一种技能,一分靠读书,两分靠督导,七分靠练习,但我觉得没什么机会练习……”
请不要拿“没机会、没时间”当做自己不敢接受挑战的借口,如果不能放下包袱突破自己,那永远只能封闭在自做的茧中。
心理学研究中关于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延展区和恐慌区。
在舒适区里,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心理、行为模式,我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的处理各种事情,做出各种反馈,感觉很自在、很舒服。
恐慌区,是我们完全不能掌控的情境,在这里,我们会很焦虑、很恐惧,感觉完全不能承受。
延展区,有的也叫学习区,是压力略高于舒适区的情境,属于低焦虑区或适度焦虑区,这里有我们感兴趣但却没有尝试过的小事,有新鲜未知的小体验,我们可能会有点小紧张,但体验过后一般也会有小确幸,属于探索未知,学习新知的最佳区域。
我们学习一项新技能的过程一般是先进行书本学习,在了解基础知识后开始实践练习,在每一次练习中接受导师或同行的点评和帮助,进而一步步掌握核心技巧,最后通过大量练习持续精进。
这个过程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看书 ”并不一定会超越心理舒适区,但“实践”往往都会在心理舒适区之外,并且超越延展区,直接进入恐慌区。
因此,在完成“看书自学”的环节后,“实践练习”就变得尤为困难。没有实践,又何来督导呢?
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适区,是每一个学习者必须完成的挑战。
“突破心理舒适区 ”不是让你一下子从舒适区跳到恐慌区,而是从舒适区和延展区的边缘地带开始,慢慢向外扩大。
在《焦虑的意义》一书中,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指出,适度的焦虑对一个人的建设性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焦虑并不一定会无限扩大我们“心理阴影的面积”,适度的焦虑反而是一种能动的力量,是我们学习知识、提升技能不可或缺的驱动因素。
我们应该在把握住舒适区的前提下,向外探索,在延展区(学习区)多多尝试,不断的将延展区变成舒适区,将恐慌区发展为延展区。
所以,试着走出来吧,如果你不能战胜“突破心理舒适区的焦虑”,你的学习就只能完成十分之一,又谈何掌握一项新技能呢。
现在请你想一想,你都有哪些做不到的事情呢?
然后问问自己
“我究竟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我能忍受最初平凡、漫长的修炼过程吗?”
“我能持续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吗?”
如果你都有了清晰、肯定的答案,那么,恭喜你!
你的“做不到”病症是可以治愈的,而那一刻就是在你“做到”的那一天!
王阳明曾说过,“世上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因不知。”
本文专门解决“知”的问题,“行”靠你了!
点赞不重要,留言更重要,欢迎来狠狠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