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一直在开。我不清楚这辆火车究竟是在出发,还是回归。
没有过多的行李,粟色帆布背包里很空。车厢很燥热,空调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开启。空气粘稠而顿重。我侧过脸看向窗外,夜莫名地深,窗户上印着我的脸,看上去很疲惫。】
真正意义上的认识言和,是高一上学期的一节体育课。她突然回过头来问苏:郭敬明,韩寒,张爱玲。你比较喜欢哪一个。
大概是十月。日光干净清朗,天空湛蓝。苏拉着她的手。她是个骨架小巧,个头高挑的女孩。没有刘海,面庞清瘦。并不漂亮。却如同拥有悠长历史的羊齿植物,以弱小的姿态延伸,有强大的生存意志和方式。形成独特的美丽,散发辛辣的芳香。我们围绕着操场跑,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尖叫着超过一个又一个,大声背海子的诗。她喊一句。我跟着喊一句。
“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劈柴,喂马,周游世界。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苏常常在想,是不是只有那个时候,她和言和是真诚,并且平等的。对对方的好感就像夏日蒸腾的水汽,以匀速渐渐升到空中。被阳光和风穿身而过,没有一丝阻碍。
年轻。包含着无知和纯粹。无欲无求。而言和不同。她不常说话,出行或者外出,会选择靠后的车座。她在她的世界,观察着外界的种种,那会使她感到安全。但她在与人交往上,并不贫乏。她有自己的社交路线。而我在这条路线里,一直无法安稳前行。
【我叫苏。遇见言和之前,我的生命是安稳平和的湖水。映照着花月。独自成眠。言和就像一只永不停歇的雁,南北奔赴。路过我,直视我,然后离开我。以不语开始和告别,一刻也不曾停留。
我或许什么也没有寄托给她。但她却是那么真实地探照过我的生命。我相信我的改变,着实是从那一刻开始。
我离开座位,走到车门那里斜靠着。一年前某日,你就是这样的姿势。我记得清楚。】
言和比苏小一岁。她在夏日暴雨的午后,撑黑底花面的伞。课桌上摆着三毛的书,或者是张爱玲。偶尔有信手摘来的花朵。坐倒数第二排的位置。体育课跟苏谈及那棵花朵硕大的白玉兰,无香气,却那般骄傲招摇的生物。
那时,苏是不常回家的女孩,喜欢写诗歌,晚上独处时像老电影里的人物,行动,而不说话。那种状态从初三时便开始,很习惯。没有刻意去打听,别的女孩告诉她,言和的独立因为她的家庭。苏不去问她。她只是觉得,她们有隐密而晦涩的疼痛,可以互相安慰。
苏记得她和言和写过的信。即使在同一个班级,每天都会见面。信里写,我爱你,就像爱着另一个自己。这段往事,使苏对女生之间的友情一直保持着一份信仰。不激烈,是纯洁而静好的陪伴。
彼此之间,发生了许多事。很多事情因为没有及时澄清,真相已经被埋藏,深不可测。言和与苏疏远。高二下,她将要离开。为了学习。离开之前,她约苏一同坐火车去某地。苏失约了。
大概是一个多月以后。在她离开之前的最后一节语文课。苏突然从办公室拿出一把原木吉他,组织了一支简单的乐队,用一首旋律短而简洁的歌,为她送别。言和在那首歌的时间里,低着头,很局促。青春是一列在夜间呼啸而过的火车,笔直的灯光,在你的脸上悠忽划过。热血沸腾的少年,会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做意想不到的事。那首歌使苏失约,也替苏弥补。班级所有的人都在欢呼。那天言和哭了。她们没有给对方任何解释。苏对言和说了句。珍重。
【车窗外的灯火迅速后退。有陌生男子在低头抽烟。角落是沉睡的外地打工者。
有些感情看起来浓厚,却流于形式。有些感情看起来单薄,却如同雨水,连绵维持一生。不必言语,你有深情,我必能感知。你有需要,我必千万里给予你力量。若你仅仅想喝杯淡酒,我也一定找出相宜之地。
因你栀子般皎洁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