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乡村,稻浪翻滚,瓜果飘香。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赴高安市石脑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深入高安市石脑镇梅江村,围绕科技助农、文化润农、民生服务三大方向,开展为期8天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覆盖300余名村民,用专业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队员们走访村中老人)
实践队在走访中发现,村中常住居民以独居老人为主,其子女多在外地务工谋生。值得关注的是,几乎家家户户都承接了当地羽毛球拍厂外包的穿线加工活计——老人们在小板凳上娴熟地完成手工穿线并做好基础固定,再由厂家统一回收。这项看似简单的手工活按件计价回收,报酬微薄,老人们即便整日忙碌,日均收入也不足20元,日常生计仍主要依赖在外务工子女的定期补贴。
(图为村中老人在给羽毛球拍穿线)
(图为村民家中成堆的羽毛球拍)
7月6日晚,实践队在梅江村文化活动中心广场举办了一场以“田间课堂话振兴 政策红利到农家”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此次“田间课堂”打破传统宣讲模式,采用“政策解读+互动答疑”两段式流程。针对农户最关心的土地流转、农产品销路、惠农补贴等问题,实践队带来了《乡村振兴政策要点图解》《特色作物栽培手册》等资料200余份,通过“案例讲故事”的方式,把“高深政策”转化为“家常话”。
(图为实践队成员们在向村民解读惠农政策)
此次梅江村之行,实践队不仅用脚步丈量了乡村土地,更用青春力量回应了三农需求——从倾听独居老人的心声,到把政策红利送到田间地头,队员们在实践中读懂了乡村的肌理与温度。青春的脚步暂歇,但赋能乡村振兴的接力,永远在路上。
来源:赴高安市石脑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殷海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