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学习》作者【美】乌尔里希·伯泽尔
说到学习,每个人都不陌生,我小时候是从学前班开始学习知识,到现在从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了学习,学习伴随着我们走过了童年、少年、青年甚至现在提倡终身学习,将陪伴我们走过一生的时光。
在这一生里我们不断的积累自己的技能,不断的让自己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刚开始的只是简单的接受式学习,到后来甚至有了主动学习。
所以随着学习层次的不断提升,那什么样的学习是有效的学习呢?
其实有效学习的范畴它是超过了学习内容的自身,在学习活动的初始阶段就建立起知识关联性,磨练我们的思维技巧,其实他就是一张网把我们所有的知识点都网起来,然后不断的聚焦连接汇集成不断的节点,就像以前小时候看到我外公织的那张网,就是不断的有个结点。
书里面给我们介绍了几个大的模块,主要是:学以致用、循序渐进、精益求精、格物致知、融会贯通问、温故知新。
其实所有的学习方法,可能就是模式上的不一样,但是它都涉及到从动机、价值观、愿景,到具体的方法操作,回顾反思,无非就是这些过程。
本书特别让我感受最深的点就是它把整个学习的环节全部都写了出来,所以我们就可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有针对性的去找自己需要的点。
我们掌握了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我们就通过学习才能掌握最有效的方法。
学习也是要有动机的,如果没有动机,那么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不知道要怎么做,也就是说很多人立下了一些学习的目标,最后不了了之。
就是因为动机不足,没有想明白自己到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价值观是什么,只有用自己的价值观去指导自己的行动,才能够得以自律和坚持。
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光单纯的学习知识,而是在新知识里面的内容,跟以前自己的经验将相联系,然后形成一个新的结点,就像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学习的知识,它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是逐年上升的过程,就是知识不断生长的过程。
其实我们在成年以后在学习的话,就是希望从一个更高的视角来看待知识本身,甚至到能够解决事情本身,从底层的规律或者顶层的规律再俯瞰这件事,找到一些通用的方法。
我们的学习过程也是一种探究的过程,真正的学习产生于我们想要自己学习,而不是谁想逼着你学。
比如说我们学习一样技能的时候,如果不是自己真的想学,那么很可能就会不了了之。我们也看到很多新闻上说有些人说自己小时候报的钢琴班呢,跳舞班,最后也没坚持下来,为什么没坚持下来呢?
就是因为没有找到自己想要坚持的原因,也就是说不是自己想要学习的。
学习分为两类,一种是主动地参与,一种是被动的参与,那么主动地参与学习,能够让自身调动起全身的,不管是心里还是生理上都配合自己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被动的学习,是别人要求你做,很可能这件事情你不同意,或者是你没有这个意愿,你就会影响最后的效果。
从我自身的例子来说,比如说安排我做一件工作,如果这件事情跟我的意愿是违背的,其实我心里面是抵抗的,虽然可能不会说出来,但是从我的行动中也可以看出来,我的这个意愿并不是很强烈。
所以我们要想在知识能够尽快的成长,最主要的态度就是要自己学习的态度,包括现在成年以后工作也是如此,我们自己主动地去拥抱一些新事物,积极的去学习,那么你的各方面的能力提升作为很快,要不然就会成长的特别慢,甚至处于一种很安逸的状态,那么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聚焦自己的学习目标。
不管是人生目标也好还是学习目标也好,都要自己聚焦,只有聚焦了自己的目标,才能够更加有动力的自己学习。
我们把自己的目标设定得太大,其实完成的概率是很低的,只有把自己的目标自己分解足够小,让自己没有抵抗能力的时候,也就是说自己有意愿的时候就能够提升我们记忆的通道,把它保存在我们长期的记忆当中,那么目标的达成率就会很高。
其实我们学习也是要想有所增长,就要超出我们的知识和技能范围的边缘,因为我们是处于一个安逸的区间内,如果你想要成长,那么必须是在安利的环境下是很难成长的,那么超出太多就会产生挫败感,最好的边界就是刚刚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之外的那一点点就合适了,比如说你能做这件事,就可以超出自己的舒适区达到一个挑战的目的。
我们学习也是为了能够精通自己的专业。说到精通其实特别佩服那些专家,在一些事情上能够有深度的见解,比如说他们看到问题能够一针见血的看出来,而我们只看到问题的表面,为什么她们能能够那么精通呢?就是因为他们清楚的解释了自己专业的知识,他们有了长期的积累,而我们因为没有这样的积累,所以没有转化成自己的无意识的自动行为,他们经过长期的训练已经转化为无意识的自动行为,就能够为自己做些判断,这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还要有一种元认知与认知,就是思考的思考,认知的认知,他也就是理解事物的一种想法。其实原来我也不知道,元认知,后来参加了一次训练营以后,我才知道有元认知这么一回事儿,也就是让自己想清楚我们做这件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不断的追问为什么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是操作的步骤。
我们学习还要刻苦努力,其实我们一直很努力很坚持,有时候是一种没有成效的刻苦,比如说我们以为学习1万个小时就能够获得成功,但实际上它是有些问题的,如果你只是从单纯的重复1万个小时获得成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你只有在这1万小时里不断的问,不断的想,不断的提升才能够越来越好,才能够有所成长。
这本书的附录还找到了18项学习工具锦囊,帮助我们学习的一些具体的建议,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等等,我们要掌握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只能通过学习才能掌握最有效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