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帖——读《中国书法源流十讲》03

如何读帖

——读《中国书法源流十讲》03

摘录:

读帖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对气息的感觉,理解气息和技巧是怎样匹配的。书写的时候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持续地调节。

以欧阳询和虞世南为例,他们是两个很对立的面,一个内敛,一个张扬。当你下笔时需要内敛,脑中要跳出虞世南。张扬的呢?那就以欧体那种方峻、险劲、外露的北碑式用笔作为自己的参考。

以上是气息方面,再者就是形状。应该学会在现有的基础上求变,突破原来的书写层次,比如原来都是平正的,这时候就要打破它。

正是一种方向,不正也是一种方向。正本身要带着博大的气象,唐代人的字看上去很正,同时其中又有特别不正的因素。

如欧体,就算是很平正的字,笔法、结构都有奇妙的变化,结构看上去平平整整的,但是它总有不正的妙处,这就是“不正之正”。

唐代书法要学得地道,就得学它丰富的变化手法,方能登堂入室。

感受:

气息是什么?在这里我理解是一种书写风格,如虞世南之内敛,欧阳询之张扬。

犹如武侠大师各有气息,不说话,也能感受其人,憨实、坚韧;豪迈,狂放,冷厉,潇洒……

形状的求变也得先从读贴、临帖中获得。欧阳询在《九成宫》中通过局部失衡与整体平衡的对比,实现了“不正之正”的视觉效果,避免了呆板,又保持了汉字的骨架稳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