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学习压力铺天盖地。却禁不住小妹诱惑,和硕士同学相约,三人一起随团往延庆水泉沟共度周末。
真是在北京来过的最值当的户外景点,不收门票,民风淳朴,风景怡然。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出发,大概九点到了水泉沟入口处。不知是没太多人居住,还是大家在忙其他的缘故,整个村子颇有诗词中描写的“采菊东篱下”的味道。这和上车前路过的北二三环不同,和七八点就堵车的北京沿途不同,和周而复始向前追赶的我族北漂奔忙的心境不同。走在没有车水马龙的公路上,停驻在干净的桥边向远处群山眺望,冬日暖阳不紧不慢的打光在山体上,远远望去,有种含着棉花糖的感觉。
山体被斑斑点点的雪块遮掩,上面的植被尽显秋日姿态。由于并非多著名多开放的景点,加上很多地方略显陡峭或极为光滑,峡谷间常有未被涉足的地方。岩石上,干枯的草木上,雪一片片,新鲜、整齐,让人看了就不由得心安。在下面是冰封的河面,水深的地方冻的很结实,可以透过冰面看到冰层间的气泡,一团团一簇簇像节日里收到的花束,单就在你眼前绽放开了;水浅的地方,冰面或薄得可以窥见里面的流水,蹲下靠近隐约间会听见水声;有的水面并无结冰的迹象,就单单在一大片雪白、蓝白的冰面上,露出一块空间,像少女噙着泪的眼。站在这头像那头眺望,除了我们这一小队,峡谷里似乎再无他人,却没有了秋日在你来我往校园里那种“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凄凉之感。
一路上,颇有些探险的趣味性。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寻路失败,那时候就会和身边素未谋面的驴友,在一瞬间找到一见如故的感觉;冰面石面极滑,一不小心就会有个屁股蹲,但倒地了也不会觉得有失颜面,因为你知道旁边的人要专注看路并不会十分在意你,而你们并不熟识,你也没必要在意他们是不是会对你的屁股蹲指指点点。这个“屁股蹲”哲学,如果推而广之,是不是该放之四海而皆准呀?
导游说大概走了有八公里,没人觉得多累,可能享受其中,才不会觉得疲惫吧。路上西西这个没见过大雪的假北方娃,一会儿因为穿了鞋底滑摔跤不断,一会儿又跃跃欲试踉踉跄跄的打起了出溜滑,她开心的样子像个没有烦恼的小傻瓜,和去年经历找工作的她可不是一个样子呀,用句烂大街话形容:希望我们在阳光下像个孩子,在风雨中像个大人。
姐几个第一次在冰天雪地里,享受了自热火锅。这玩意儿着实神奇,我们讨论了它和暖宝宝发热功效的不同之处,只有我拿起了二者的配料表,寻找起了后面的金属原料,试图追忆起后面的化学定律。妹妹看着我不厚道的笑,是啊,出来玩的,还一副职业病在这“探求真理”,有些事就是不用知其然的啊,有些事就是“百思不得解”的啊。
峡谷很美,但游览全程还是需要些心理建设的,毕竟,“世之奇伟瑰怪之观,常在于险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