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宁通宝,敛财坏币法
宋徽宗是宋哲宗的弟弟,是榜上有名的造钱高手,而且都亲自书写钱文。哲宗八岁即位,朝政由奶奶高太皇太后把持,启用司马光等保守派人,改元元祐,铸元祐通宝,钱文由司马光和苏轼书写。哲宗自己执政后,仍推崇王安石的变法。
宋徽宗即位后,改元崇宁,旗帜鲜明,说明早期的宋徽宗还是想做个好皇帝的。但是后来把国事交给蔡京,就把北宋带入死亡之境。
崇宁元年(1102)七月,出任右相的蔡京以“绍述”神宗新法为旗号,铸造了“崇宁通宝”小平钱,钱文楷书环读,字体为徽宗的御书瘦金体。第二年就开始铸造当十的虚值大钱,不久又铸造了钱文为隶书的“崇宁重宝”当十钱。利用通货膨胀敛财,引起朝野上下不满,不久当十改为当五,后改为当三使用。蔡京于崇宁五年被罢相。
大观元年(1107)蔡京很快复职,为了聚敛财富,蔡京除了铸造当十的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大钱,还于崇宁二年铸造了一种“夹锡钱”。所谓夹锡钱,就是在原来的铁钱中加入一定量的锡和铅,这样钱质就变得很脆。加锡钱的成本低于铁钱,另外据说是为了防止西夏收集兵器材料。但是这个比虚值大钱危害更大,掠夺了社会财富造成虚假繁荣,《宋史·食货志》说“宋之钱法至是而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