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前的今天,1935年08月06日 (农历七月初八),方志敏,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
赣水悲歌,风云暗、山河泣血。
忆往昔、俊贤挥剑,志坚如铁。
为拯苍生离水火,
甘抛赤胆铸忠节。
望山川、烽火映残阳,情难灭。
囚牢苦,心未怯。
酷刑迫,神犹烈。
念可爱中国,梦萦情切。
信念坚贞昭日月,
精神浩渺凌霜雪。
看今朝、华夏展宏图,英灵悦。
方志敏1935年01月29日晚八时在自述中写道:方志敏,弋阳人,年三十六岁。知识分子。于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第一次大革命。一九二六至一九二七年,曾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大革命失败后,潜回弋阳进行土地革命运动,创造苏区和红军,经过八年的艰苦斗争,革命意志益加坚定。这次随红军团去皖南行动,回来时被俘。我对于政治上总的意见,也就是共产党所主张的意见。我已认定苏维埃可以救中国,革命必能得最后的胜利,我愿意牺牲一切,贡献于苏维埃和革命。我这几年所做的革命工作,都是公开的,差不多谁都知道,详述不必要,谨述如上。
1935年01月29日,时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方志敏,在率红十军团北上抗日途中被俘。在狱中,面对敌人的百般诱降和严刑逼供,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断然表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革命而死,虽死犹荣!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用自己的心血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著名篇章,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注:图片源于网络,若侵权告知即删
自度体‖仿满江红·咏怀方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