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政绩观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深刻阐释了“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落实领袖嘱托,肩负时代重任,党员干部务必要将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为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
深刻把握内涵,增强践行动力源。聚焦“政绩为谁而树”,坚定初心使命。切实悟透“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恪守为民情怀,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牵挂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聚焦“树什么样的政绩”,把握发展需求。“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定不移用这一理念看待政绩、创造政绩、衡量政绩。聚焦“靠什么树政绩”,切实实干担当。拿出“拼”的精神、“实”的干劲、“敢”的担当,在上级顶层设计下创造性作为,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科学作为,在守牢底线前提下积极作为,把打基础、利长远、见实效的事情抓好做实。
深化教育培训,拧紧践行总开关。狠抓党性教育。充分发挥贺兰山烈士陵园等实境课堂作用,加强党章党规党纪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以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狠抓好理念教育。把新发展理念作为领导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突出校正理念偏差、思维偏差、方法偏差,引导广大干部从典型案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正确政绩观根植于心、付诸于行。狠抓专业教育。聚焦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等内容,优化形式、优选师资、优备课程,帮助广大干部填补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
强化考察管理,选任践行好干部。优化考察方式。健全完善考察干部政绩观的方法路径、流程机制,持续深化领导班子“家家到、人人访、个个谈”,通过“四不两直”、蹲点式调研等方式,深入发展一线,全方位考察干部政绩。优化考察内容。注重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平时一贯又看关键时刻,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考察的重要内容,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优化用人导向。坚持凭实干实绩用干部,打破隐性台阶、破除论资排辈,大力选拔那些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干部,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部干事创业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