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样板”朱文坪:古村名关黄巢将,冯氏先祖创业艰
邢台西部山区的古村落,或依山一隅,或在水一方,或商贾大院,或官宦宅第。岁月如流,山花枯荣,流泉断续。口耳相传中,一处处古村落成就几多传奇。
朱文坪村,当地村民又称“朱温坪村”——有旧《邢台县志》可考。
“朱温坪”中的“朱温”两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军的叛将朱温。至今,有关黄巢起义军以及朱温的许多故事仍在当地广为流传。
1 朱文坪与黄巢起义
与周边布局错落的山村相比,朱温坪村的石造建筑布局颇为整齐,几如营寨一般方方正正。这也是朱温坪村最吸引人之处,因为整齐划一的石造建筑群在邢西太行山区实属罕见。
当地酷爱集报和写作的冯兵绪老师说,关于村名的由来,他曾根据传说整理过一篇文章,描写了朱温小时当“孩子王”的轶事,而朱温坪之前的名字是大坪村。但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朱温曾在此安营扎寨,村庄因而得名。
黄巢或朱温所率领的起义军是否真的如村民所说到过这里,史籍没有相关记载,却也无法证伪。
据资料显示,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主要活动范围在山东,而后河南,进而黄淮流域,过长江,辗转多地终至长安(今西安),似乎并未到河北,至于邢台西部太行山区,概率就更小了。
传说自然无法等同历史,然而,传说往往会打捞出历史的一些痕迹。冯兵绪老师说,在朱温坪村附近密集分布的许多村落,也都流传着与黄巢起义军相关的传说。
比如,朱温坪向东北翻过雕崖,就是历史文化名村英谈古寨,相传黄巢起义军将领常于此地商谈进军大计,故名“英谈”。英谈再向北,有血流峪、天明关、贺家坪(又称贺将坪)等村。
这些村子分别得名于农民起义军与进剿官军发生战斗,血流成河;黄巢军队行军至此恰好天明;起义军曾在当地庆祝胜利。除却村名,当地民间流传的故事也多与黄巢起义有关。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黄巢是山东菏泽人,他首义之地在河南范县,而朱温是安徽砀山人,葬于河南伊阙县。
如果以地理位置来说,小山村朱温坪就更值得一说。朱温坪位于邢台县白岸乡,从白岸村顺着当地称为大北沟的山沟北行约3公里即到。
这条沟古时是连通晋冀的古道,朱温坪背后过南洺水村,翻过母猪洼,就是山西省和顺县的走马槽村。河水在村边流过,在白岸村东汇入路罗川。村子高出河道约十米,临河有寨墙,适宜驻军扎营。
可以说,朱温坪依山傍水,扼守古道要冲,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村子南北现有翻新的门楼,楼上匾名“宏文楼”,当地人称为“皋门”,相传当年朱温部安营扎寨即建有营门。
2 放牛娃称帝封臣
朱温坪村还流传着不少关于朱温的传说。
传说朱温小时候曾在此地山中放牛,他将9个拾粪筐摞起来说:“谁能爬上去谁就称帝。”结果只有朱温爬到了顶,其他孩子依次爬进下面的筐里。
朱温大喊:“我称帝了,你们都是大臣。”于是给下面的孩子封了官爵。最后有一个孩子没有爬进去,哭着回家告诉爹妈:“朱温称帝了,封了其他人当大官,没有我。”家人为了安抚,就领着孩子去找朱温。
朱温说:“我那是闹着玩的,那封你做宰相吧。”不想若干年后,朱温起兵反唐,南征北战,建立后梁,真的兑现了当年跟他放牛的一群孩子的封赏。
还有一个朱温放牛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一年饥馑,朱温把由他放牧的地主家的牛偷偷杀了,与其他放牛娃分食,把牛尾巴塞到一个石缝处。煮肉要用锅,他又趁夜色从北边的南洺水村窃了一口大锅。用毕,还锅时已是五更天,天快亮了。朱温怕被人发觉,说:“天黑会儿吧。”果然,初升的太阳又暗了下去,他顺利还锅。等地主来找牛时,朱温指着石缝里的牛尾巴说:“牛钻到地里了。”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冯兵绪说,如果仔细分辨,朱温放牛的传说与明太祖朱元璋儿时传说内容相似,至于是真是假,也无从较真儿,其意义更多是证明朱温坪村一带有很多关于朱温、黄巢起义的传说而已。
3 筚路蓝缕的冯氏先祖
朱温坪村现有120余户,400余口人,真正的常住人口只有200多人,70%姓冯。
关于冯氏的家族流转,当地人说,“燕王扫北”时,几经战乱,邢台地方人烟寥落,冯氏随山西大槐树移民潮迁至邢台,最先落户在浆水镇的冯家沟村。
冯家沟村是邢西太行山区许多冯氏的祖源地。随着人口繁衍,冯家沟村地少人多的矛盾突出,需要从原村中析出几股迁往别处。朱温坪村的冯氏先祖于是挪到路罗镇天明关村落脚。数代后,又从天明关析出两股,来到白岸乡朱温坪村。
从朱温坪村冯氏后人冯松林家保存的地契可知,迁至朱温坪的冯氏一族与朱温坪原有的王氏一族发生的最早的土地买卖契约,订立时间为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王氏一户名为王丕某,在朱温坪东沟一处坡地无人耕作,便转卖给冯氏。此后,在同治五年、七年、九年、十三年,又陆续有一些土地从王氏手中转移到冯氏一族。在同治十三年的一份土地买卖契约中显示,冯氏对土地的占有已经从村东扩展到村北。这份地契涉及买卖金额达“十千文”,并称如果交易双方毁约,可凭此契据告至官府。
清同治年间是冯氏第一次大规模购置土地时期,参与订立契约的冯氏“玘”字辈是迁至朱温坪村的冯氏第二代。据村中老人回忆,当年迁来时“玘”字辈先祖尚且年幼,等他们长成可以订立契约也要十几年之后。如此推算,冯氏迁至朱温坪村一事大致发生在170年前。
新中国成立,朱温坪村开启了新的篇章。新中国成立初期,坡地梯田化,河滩地也修葺齐整,通水通电通路,农业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到1986年,朱温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邢台县城建局规划、1989年基本建成的新朱温坪村出现在世人的面前。改造之前的朱温坪街巷曲折逼仄,村民行路不便,建筑格局不一,部分房屋损毁严重。改造之后,在原址重建的朱温坪村既保留了古代军营山寨的用地格局,同时对内部进行了规划。
气派的宏文楼取代了当年几乎倾圮的营寨“皋门”。以宏文楼为南门,一条南低北高的山街贯村而过。村中主干道可并排行车,排水通畅。全村整体建筑格局统一,为标准的太行山区四合院结构。主干道将朱温坪一分为二,东西两片又分成三排两纵。村西坡地还有数排坐西朝东的民居。
纵观整个朱温坪的发展,既有历史的沧桑,又有现代的规划。对比如今同样作为新农村改造的其他山区古村,从视觉上,朱温坪的新建石造建筑群,比其他古村落新建的诸如联排砖瓦房或单元楼房更有历史文化价值和代表性。在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后者多数只是毁弃太行山古民居的一种过渡建筑而已。过渡的事物总是不长久的。可以说,在太行山区,朱温坪村不仅是旧时、更是当前新农村改造的样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