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又是考研人数激增的一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达285万人次,而招生人数预计仅有72万,面对上涨如此迅速的人数,我想每位学生都应该停下来考虑一下这几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考研究生,它能为你带来什么?我相信很多学生会说因为它能让我的学历更加好看,因为研究生能挣得更加高的工资,但很少会有人说我喜欢它,我想去研究它。
世界变得浮躁,不是没有理由。
我是19年的考生,当时决定去参加考研的的确确为了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有的人会说:你看,你也是为了找工作。我不否认这句话,这是我的初心,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却改变了这样的想法。
众所周知,考研是一个极其漫长又煎熬的过程,它承载着两百多万考生的梦想,有多少人倒在了路途之中,又有多少人因为考试失利在急急忙忙的人寻找调剂亦或放弃,却不愿静下心来想想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一切,终究是你失败的原因。
快餐文化泛滥的社会,有多少人可以静下心来阅读,街头巷尾,人们通常看的是娱乐八卦,而那些经典著作,若不是为了论文所逼,又有多少人会踏足图书馆一步?社会浮躁,不是没有理由的,人们追逐网红,梦想暴富,却又不积极努力的人比比皆是。
在大学里,每每我和他人说今天我去图书馆学习了,最常听到的回答就是,来学校好几年我还没有进去过。每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句话不应该从大学生的口中说出来。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考研的一年时间里,我抛掉了浮躁的自己,变得沉稳,每天七点起床,迎着早晨的太阳大步走向图书馆,我渐渐的发现,我喜欢的事情是可以沉浸在书香的世界,是可以探寻无尽的知识,在图书馆的时间里我认识了很多要考研的同学,他们也是怀揣着梦想,每天勤勤恳恳的背书、学习,他们积极向上,三百多天的时间未曾缺席一日,虽然考研复试也已经结束,但是在图书馆依旧能看到熟悉的身影,我深知,他们也是热爱读书之人。
在这里我还想去纠正一个观点,很多人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赚钱,我在身边也听过不少这样的话语,亲戚朋友们对自己孩子说,好好学习以后可以赚大钱,老师们说只有好好学习才是出路,殊不知,只有热爱,才有所成。
我所幸运是在我成长的路上我的母亲一直陪伴着我读书,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大学不回家)每次在我写作业的时候她就会在旁边默默拿起一本书在看,以致至今无聊之余我都会去图书馆搜寻我所喜欢的书,让自己沉浸其中。
自信而不自满是最难得,却又不可或缺的品质。
当我考研初试成绩下来的时候,我发现我的排名并不高,而这时,我的一个很好的同学联系我说,我劝你不要去了,你这个成绩复试可能很难过,之后去找到研究生处的老师,他说你这个分数不高,早做打算,心如死灰的我在即将复试的第二天不知道该怎么做,不愿浪费金钱与精力的我瞬间感觉输掉了一半,晚上我的爸爸给我打来一个电话,我说我不想去了,成绩太低。他说: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孩子,你走到了今天有了今天的机会,为什么不去再试一下?就算过不了,我们也不会去埋怨你。
结局可想而知,高分被刷,而我有幸上岸。
其实我觉得人生最难的不是生活,而是可以踏踏实实做自己,过自己真正的人生。
愿还在社会上努力的你们有一天可以找到真正的自己,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