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我们现在的爱很“物质”很“廉价”很“便宜”。大都感到纯真美好圣洁的爱情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生死和爱情似乎是人类发展历程中永远不会褪色的主题,而且历久弥新。
就连我这样的不学无术之流都知道:
外国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爱、呼啸山庄、霍乱时期的爱情、泰坦尼克号等等。
中国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范蠡与西施、西厢记、红楼梦、边城等等。
生死考验,同时也是两个人的爱情历险。爱情故事,也总有生离死别的喜悦与惆怅。
在我所能接触到的狭小的视野中,第一次看到超越了生死与爱情的是当时的“左联五烈士”殷夫翻译改编的一首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而在网上查找后我看到,原作者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是这样写的: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抛后方知晓,如若没生命。爱情哪里找。
裴多菲也是一名革命者,牺牲时年仅26岁。单从革命者的胸怀来分析,显然殷夫的意境要更高更深刻一些。
但是从诗境所传达的情感来说,个人觉得还是裴多菲的原作较丰富惆怅一些。
个中缘由见仁见智,我也没能将它阐释得高人一筹。
不过今天我们现代人能够自由地恋爱、生活,还是得向那些为我们今天的自由而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志士致敬。没有他们捐躯献身,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
当然,我不是有意要我们在谈恋爱的时侯如此沉重。我想,这并不是英勇先辈们的初衷。
然而,即便如此,现实中的爱恋也还是令人感到既绵柔也沉郁。
我一点也不觉得,现代人的爱情生活要想开花结果比战争动乱年代的轻松多少。动乱年代的双方能活下来就已经不容易了,所以只要确定双方是互相爱慕的,那自然就要走到一起,珍惜宝贵的时光。
现代人不一样,活下来要容易的多。考虑到要生活得更好,选择也多;所以爱情能否有归属,反倒成了难题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更自由了。然而正是这难得的自由,让我们又陷入了另一种困境。选择的困境、鱼和熊掌的困境。
互相倾慕欣赏,却不能走到一起。可能因为对方的家庭背景、可能因为对方的条件所限、可能因为自己的自卑脆弱。
一方面是我们对有权利选择一切我们想要可以要的自由的信仰;
一方面是我们对不容有任何条件参杂的爱情的信仰。所以我们困惑、焦虑,甚至感到有点沉郁、沉重。
但也不全然没有解决的办法。家庭背景固然不可改变,但可以选择重塑家庭,消除顾虑。条件所限可以努力做事、赢得尊重。自卑脆弱可以不断改变提升自己,重拾自信和勇气。
难的是道理都懂,做得到做不到、多大程度上做得到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不是现在的爱情变得廉价、不纯洁了;是现在的我们“便宜了”那份爱。
可能我们没有想过:配不配拥有真诚的善良的纯洁的爱情,有没有为爱情遮风挡雨、保驾护航的决心和意志。
这也许无关生死,但我以为关乎气节荣辱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