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最后一天宝贵的假期,连续在家待了两天真有点闷了,今天开车拉上好友去踏青。
可惜计划从来赶不上变化,上午九点多出来,以为十二点开饭前就转悠够了,然后去吃农家乐。可是车开了一会就动不了了,于是像蜗牛一样坚持了两小时,终于从车堆中爬出来,提速向郊外荒野而去。这条路边曾是大片的田野,现在却已经面目全非,除了挂着红灯笼的烤全羊,就是新建设的房地产项目、养老院、度假村之类。过去对这里的记忆,就是整条路看不见一个行人和汽车,车可以像飞起来一般风驰电掣,而现在我睁大眼睛才能判断出哪处是田野?哪处是待开发区域?路边隔不远就是红薯干和笨鸡蛋等土特产的地摊,一路下来,感觉摆摊的不比我们开车的少似的,他们算是“同一条绳的蚂蚱”,因此非常默契,互不干涉、协同合作。虽然这么多人卖土特产,但是还是有更多的人加入。他们在城里批发市场进了货,然后来着小卡车拉到此地,冒充附近农民卖自己家种的自己家做的红薯干,笨鸡蛋,土鸡,蜂蜜等农产品。最近他们拉了一车车椰子卖,看来配上四个轮子的生意是不错,经济收入确实有倍增的趋势。
该地段地理标志是龙泉寺,寺院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最著名的就是龙泉水,从山顶一洞穴中股股喷涌而出,味道甘甜如怡,清澈爽口。很多游客都会买水桶排队打一壶龙泉水带走。而住持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女尼,当年她在这里闭关,被百姓传为佳话,主动为她送衣食直到出关。因此龙泉寺其实是一个尼姑庵,是一个不肯和旅游局合作搞开发的硬茬子,结果随着寺院的兴盛,周围一片也逐渐以它为核心越来越具有开发价值,并被付诸行动。
……
兜够了风,已经是中午饭时间,我们开始找能解决午饭的地方。几年不来,这一路都变迁成烤全羊,真不知道这龙泉寺的兴盛竟然给这片土地带来杀生这个行业,自发形成而且还迅速发展。这一路都能看见倒挂着的死羊,和待宰的羊,不知龙泉寺的师父和赶往龙泉寺参加佛事活动的居士们,这一路这小心脏呀,怎么个跳动不安呀。
钻出烤全羊包围,进入了农业开发区域,到处是卖房子的和搞房地产庄园开发的。我不禁也感慨这世界变化快,到处是楼盘,到处是车是人是房子。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曲折小路,标牌是“枣庄园”,像是能吃饭的农家乐。我打了方向盘驱车而入,走了一段就看见简陋的茅草房,人工小湖,木头桥等能引起我们驻足的朴实建筑。中午的农家“盛宴”于是在此完成,我们顶着简陋粗糙的茅草棚,还非常知足满意,可见我们的心灵已经扭曲到了什么地步!城市已经是我们厌倦之处,哪怕就这样在郊外开车转转,都感到好心情。
“酒”足饭饱,素食主义者们一顿饕餮后,驱车而去,忽然看到路边风景很美,就把车停路边,爬上移植了很多树木花草的小山坡,一路走了下去,一直走到一片白桦林,却原来发现这也是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我们攀爬的种满贵重花草树木的山坡是人家的绿植景观地带,白桦林则是它的标志。管它是真风景还是人工风景呢,反正我们已经一路走来,一路欣赏。如果只看照片,还真想不到我们来踏青的,竟然只是人家的花园式围墙!如果没有这些开发,我们就会和往年一样踏在郊外田野的草地上,而现在踏在珍贵绿植上,这又什么感觉?如果不是地产危机,此一路都是停工项目,恐怕我们也不能擅自闯入这片别人花重金买入的区域,来这场代价昂贵的踏青活动。这美丽而又造价昂贵的白桦树,精心设计的景观、花草、绿植,如果只看照片,还真不知道我们踏青到了什么地方。
城市,已经变成高楼大厦,钢筋水泥林立的怪物。堵塞的车流,拥挤的人群,这一切令人生厌,回归自然是每一个人内心的渴望!可当每一寸土地都被分割买断变成“私有财产”、“私人属地”,而国家法律则变成有力保护他们的依据的时候,不知道我们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去 踏青?
20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