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国货,人傻钱多?

下班回家途中,手机突然收到某平台推送的一则话题:“我买了华为mate40 PRO被单位的阿姨们说人傻钱多,同事买的iphone 12就各种夸,我怎么反驳?”

点开软件粗略地扫了几眼,看完后我的心路历程如下:

不是吧!不是吧!都21世纪了,一部手机也有人跪舔?不得不说,身边太多这种现象了,不管是买什么或者用什么,总会有人觉得国外的香一点,在他们眼中,或许国外的空气都会比国内的清新。

我姑妈以前就是活生生的一个例子。由于表姐长期在国外工作,姑妈放心不下,偶尔会飞过去看看,顺便也带着她的“狐朋好友”去游逛一番,然后回来的时候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行李箱也塞得满满当当的,一脸心满意足地将东西一一陈列在客厅,逢人便说:你看这个xxx漂亮吧!我从国外带回来的,花了不少钱呢!。

从我有记忆起,每次去到姑妈家,干啥都得小心翼翼,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摸,就连好奇看看也要像犯人被监督一般死死盯着。因为这些都是她从国外带回来的,按她的原话:这个可珍贵了!碰不得!

虽然那时年纪还小,懵懵懂懂的不明理,但是或多或少也会觉得不舒服,次数多了,就有了抵触,后面也就不大爱去她家玩了。

那么从国外带回来的那些东西真的很贵吗?

 不,当时姑妈家境还算不错,姑丈收藏的瓷器、画作和老物件比这些东西贵多了,也没见她这么珍惜、呵护。为此姑丈也很头疼、无奈,还清晰记得当时姑丈对姑妈的评价:“你姑妈这人啊,虚荣心强,早晚有一天要摔跟头!”

姑丈一语成谶。

后面姑妈崇洋媚外的心理越来越严重,有一次瞒着姑丈花大价钱从一位“朋友”手中买回来一批“洋货”,拿到手后才发现是一堆已经废弃的“垃圾”。那一次几乎花光了姑妈家当时的所有积蓄,慌慌张张想去把钱追回来,可是那位“朋友”早就溜得不见踪影,身份也是假的,根本无从追踪,为此姑丈也被气得进了医院。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摔了一次“大跟头”后,姑妈再也没从国外买过什么东西(也没钱买了)即使家里那些“洋货”被出院后的姑丈给转手卖了,也没看见姑妈有什么意见(也不敢有意见)........

现在呢?虽然姑妈“崇洋媚外”的毛病给治好了,但是爱好往家里搬(买)东西这个习惯还在。逢逛必买,特别是网上购物,只要看中了,甭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下单。买东西,她只有一个理由:便宜啊!

最近,她又开始迷上了一个网站:疯狂*易购网。说什么这个网站种类很丰富啊,食品很新鲜啊,买了不少东西放在家里,也经常大包小包的带过来给我们。打开包装一看,嘿!还别说,全是生活刚需,东西呢?品质不错,也新鲜,看来这次还真的让她捡到宝了。



所以,买国货,人傻钱多?

其实国货覆盖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们是物美价廉的代表,但现在在很多人心中仍意味着“土里土气”、“便宜货”、“质量差”,他们对国货缺乏信任,也因此认为:买国货不就是人傻钱多吗?甚至还会“变相歧视”。

可是今时已不同往日,现在的国货早已不是当年的“中国制造”了,它已经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代名词。买国货也早已不是一种落后或“品位低”的象征,也不是为了满足某种精神需求,而恰恰是理性的体现。这并不是号召盲目、无条件地选择国货,而是我们不应该因为这个产品是“国产”就拒绝或歧视它,也不应该因它是“进口”就过分追捧。


也许“国产”曾经在某种程度上真的意味着“质量差”,但我们也不能对它的一次次进步视而不见。同时我们更要明白,买国货从来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多年前有一个笑话,说东北某长官新上任开大火力扫黄,“从业人员”作鸟兽散。有零散到我中原地区拾“旧业”者,没几天给“...
    by一苇阅读 230评论 0 6
  • 第 九 章 鸿渐赞美他夫人柔顺,是在报告订婚的家信里。方□(辶+豚)翁看完 信,像母鸡下了蛋,叫得一分钟内全家知道...
    小团阅读 4,104评论 0 0
  • 渐变的面目拼图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还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许自己坠落, 我没有滴水不进的保护膜。 就是害怕变得面...
    闷热当乘凉阅读 4,352评论 0 13
  • 感觉自己有点神经衰弱,总是觉得手机响了;屋外有人走过;每次妈妈不声不响的进房间突然跟我说话,我都会被吓得半死!一整...
    章鱼的拥抱阅读 2,221评论 4 5
  • 夜莺2517阅读 127,762评论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