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们把学生的很多错误都让“马虎”“粗心”来背锅,有时甚至还说不要找“马虎”为借口,明明是自己能力不行,知识没有掌握牢固,殊不知,“马虎”的原因还有那么多,那么其应对措施也是不一样的,王晓春老师再次告诉我们学会诊断学生“病因”的重要性,一定要对症下药,切不可胡乱开药。
通过今天的阅读,我最大的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
1.避免标签化,不要给孩子贴上“马虎”的标签,容易让孩子习得性无助,还容易让孩子以此为借口纠正自己的不足,看不到自己“马虎”的真正原因。
2.建立错题档案,通过学生的错题档案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马虎”的问题,避免空洞的批评和笼统的鼓励。
3.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措施
心急、情绪不稳、害怕、视觉障碍、思维滑动、缺乏责任心等原因需要具体去分析,然后采取不同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