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旷的训练馆里传来时断时续的砰砰声。
“年轻人,你为什么还没走?” 教授走到发出声音的位置问道。
小伙子转过头,见是教授,于是气喘吁吁地回答:“我想多练一会,打会沙袋,今天要打够1000拳再走。”
教授走过去看了看小伙子流血的拳峰,摇头道:“打沙袋?我看是沙袋在打你,空手道不是这么练的。”
“那您说该怎么练?”
教授紧了紧腰间的黑带,退后了两步,冲小伙子招了一下手:“来。” 说罢,眼神凛冽地摆出了实战式。
小伙子愣了一下,咽了口吐沫,向教授行了个礼,也摆出实战的架势,朝教授慢慢蹭过去。
在压抑的呼吸声中,两人越来越近,最后指尖轻轻触碰在了一起,小伙子突然发力,一记左平勾掏向教授胸口,刹那间,小伙子心里一惊:“触感不对!” 紧接着白光一闪,小伙子就觉得迎面吹来一股风,再睁眼一看,教授的腿已经停在自己脖子上。
“这一腿要是不收力,明天的实验课您也就看不见我了。” 小伙子沮丧地坐在地上:“看来我真的不适合练空手道。”
教授收腿站好:“你说什么?”
“我说我不适合练空手道!!” 小伙子有些恼怒,说完不再看教授。
“年轻人,你说了一句彻头彻尾的蠢话。”
“蠢在哪了?您看我多下了多少功夫?!吃了多少苦?我连校赛的第一轮都过不去!我没这个天赋!” 小伙子委屈地举起伤口绽裂的双手给教授看。
教授:“你蠢就蠢在迷信上,你就好像斯金纳的鸽子。”
“什么的鸽子?”
教授:“斯金纳的鸽子,斯金纳是一代心理学宗师,他在1948年曾经发表了一个广受关注的论文,以解释鸽子的是如何在实验环境下变得迷信的。” 教授戴上眼镜不疾不徐地说。
“这个实验具体来说是这样的,斯金纳将8只鸽子分别置于彼此独立的8个箱子内,箱内设有机关,每隔15秒就会有食物落下给鸽子喂食。几天之后,两个独立的观察者分别记录了这8只鸽子的行为。观察者们发现,这8个鸽子中有6只都在行为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有的鸽子会刻意地逆时针转圈,而有的鸽子则会反复地用头部撞击箱子的某个角落,这些行为都是之前未曾观察到的。”
小伙子不耐烦地摊手:“您老毛病又犯了,讲个道理非得扯出八百里远再绕回来,鸽子吃饲料和我练空手道有鸡毛关系?!”
教授:“你知道鸽子为什么会不停地重复奇怪的行为吗?斯金纳认为,那是因为鸽子迷信了,鸽子们认为一定是自己做了某个动作才导致饲料出现的,如果想让饲料再次出现,自己也就要重复之前求食舞的特定动作才行,像鸽子这样,在时间上仅仅有先后顺序的两件事之间强行建立因果关系,就是迷信的本质。”
伙子听到这,慢慢站起身来,疑惑地看着教授。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鸽子会迷信,人也会,从梯子底下走就会倒霉,打碎镜子就会有血光之灾,拜某个观音像就能怀孕,转发杨超越的照片就能摇上号,这些都是迷信,但还有一种迷信在这片土地上四处弥漫,危害甚广,可绝大多数人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教授语音越发地低沉。
小伙子听得有些害怕:“什么迷信?”
教授双眼盯住小伙子的脸:“很多人认为,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承受痛苦,人就能取得进步,然而,这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迷信,这是在痛苦和进步之间强行建立的因果关系,其实这种因果根本不存在。”
“可是超凡的技艺难道不是苦练的结果吗?!这是常识啊!” 小伙子迫不及待地反驳起来。
“话是不错,但你理解反了,取得进步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大可能承受痛苦,但承受痛苦并不一定带来进步,痛苦和煎熬并不是进步的真正原因。”
小伙子:“那什么才是进步的原因?!”
教授:“科学正确的训练才是。”
小伙子满头问号地站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教授慢慢走到小伙子身边:“用两位美国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和普尔的话说,如果你真的想在某个领域里取得进步,你需要做到三个F。” 教授说着竖起三个手指。
小伙子:“什么三个F ?!”
“所谓的三个F,就是Focus专注、Feedback反馈、以及Fix it修正,概括来说,3F就是一种刻意为之的练习,这样做是取得进步的一种有效手段。” 教授指着小伙子训斥道:“像什么‘我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我不适合干这个’,‘我天生就不是这块料’,这都属于概而括之大而化之的屁话,只能打击人的信心,对你一点实际帮助都没有,要想真的提高水平,你需要在练习中解决一个个具体切实的小问题,不断地积跬步为千里,积小胜为大胜,才能最终脱胎换骨,只要有科学正确的训练,凡人也能成为大师。”
小伙子一脸不解:“那我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教授:“首先,第一条,集中注意力,你先把你那无线耳机摘了,练习时要心无旁骛高度集中,而且训练时间不宜太长,否则注意力一下降就谈不上什么训练效果了。” 小伙子赶紧把耳机摘了。
“第二条,反馈,所谓的反馈就是你每做一次动作,就要知道你做的正确与否,你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你的拳法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你的拳头力量虽足,但落点不准,勾拳打在对方胸口上根本没用,你要打这...” 说着,教授用手指点了点小伙子的身侧,“你要用拳峰勾对方的第11根肋骨,这根骨头很脆弱,容易折断,而且挨着肝脏,甭管对方多么强壮,被拳法震荡肝脏也只有满地打滚的份,现在你做进攻方,我给你反馈。”
小伙子于是贴上去,用勾拳连续进攻教授的肝部。
“落点不准...再来...”
“步伐没跟上...再来...”
“别光用胳膊的力量,转腰...再来...”
“很好,这下有了,记住这种感觉,争取在下一次重现,很好,再来...”
半个小时后,小伙子累的满头大汗,气喘连连,教授也微微出汗:“很好,你注意力一直很集中,之前的臭毛病也改了不少,现在已经能连续地打出10次正确的勾拳了,说明技术在渐渐稳定,这就是第三个F即修正要达到的目的,今天就先到这,离比赛还有一月,咱们每天都来练。”
小伙子累的直晃悠:“教授,您确定这么练真的有用吗?”
教授一边往外走一边说:“1968年的时候,美军飞行员在越战中吃了亏,一度被打出1:1的战损比,也就是说每击落对方一架战机,自己也要损失一架,这个成本是美军难以承受的,所以美军开展了王牌飞行员学校计划。”
小伙子跟在后边一边走一步调侃:“嚯,您这又扯到越战了,然后呢?”
教授:“然后美军组织了最好的飞行员做教官,让学员不断地模拟空战,并且把演习过程记录下来,学员落地以后,立刻开展作战报告会,教官会对之前的演习进行批评总结,然后学员们带着这次教训再进行下次空战,就这样不停地反馈-修正-反馈-修正,等双方1970年再次交手时,你猜战损比达到了多少?”
小伙子:“大概1:2...?”
教授:“按美国人自己的说法,特训后,他们平均每损失1架战机,就能击落敌方12.5架战机,美国人说不定在吹牛,但受过特殊训练的那部分飞行员在战绩上大大提升了却是真的,其他没接受同样训练的美军飞行员战绩依然很挫,这就是刻意训练的结果,只要有大量科学的训练,就能够诞生高手,不仅仅是驾驶战斗机和空手道,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小伙子跟在教授后边怀疑地问:“真...真的吗?”
教授停住脚步,转过头看向小伙子:“年轻人,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或许想说,这世界上有些人就是生来有问题,也许他们天生不能辨别颜色,也许他们天生无法听准声音,这确实会在美术和音乐等领域带来麻烦,但那毕竟是少数,是特例,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声称自己不适合做某事的人其实根本就是在胡扯。”
教授意味深长地补充道:“他们没有取得进步是因为他们没有以正确的方式练习,他们无法坚持下去是因为他们迷信地认为只要承受痛苦就能取得进步,可当痛苦过后没有迎来进步时,他们又觉得是命运欺骗了他们,于是开始自暴自弃。”
教授完全转过身来,神色凛然:“而且你要记住,就算你是特例,你生来就具有某些缺陷,也不意味着你无法成为高手,人的命运是二级混沌系统,这意味着你对它的态度会反馈回它本身,一个人对自己命运的预期最后往往都会成真,所以你绝不能对自己有任何怀疑,那是在毁你自己。” 说到这,教授拿出手机递给小伙子看。
屏幕上是两张照片,一个没有四肢的年轻人在和人摔跤。
小伙子一脸震惊:“这人是谁?!”
教授:“他叫Dustin Carter,5岁的时候他有过一次严重的感染,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截去四肢,如果没有器械的帮助,他只能在地上靠蠕动前行,但我再告诉你一件事,后来Dustin开始练习摔跤,然后在比赛中一路碾压,把各界高手摔的七荤八素,最后这个没有四肢的人取得了州际摔跤冠军。”
小伙子犹如被雷电轰顶,愣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教授收起手机盯着小伙子:“所以,年轻人你要记住,以后像‘我天生就不是这块料’这样的屁话不要再让我再从你嘴里听到。” 说罢,教授转身消失在体育馆的门口。
一个月后,教授正在教室里写着板书,突然,教室的门开了,小伙子捧着一个巨大的奖杯走进教室:“教授,很抱歉我迟到了,您知道,冠军领奖被安排在了最后,耽误了一些时间。”